这些酋长坐在用银皮包裹的木支架上,这种东西叫做肩舆,有点中国高级官员八抬大轿的意思。
显然,这些酋长们很会享受,也注重面子,他们肩舆的四周插满了五颜六色的鹦鹉羽毛,并用金银饰品装饰,由数十名武士扛在肩上。
酋长们的排场很大,然而,大东国皇帝洪承畴的排场更大!
十六人抬的銮驾,上等料子绣成的旌旗多达几十面,如果不是刚刚东渡至此,条件不行,按照中国皇帝的标准,旗子起码得上百面!
就是这样的仪仗,在印第安酋长们的眼中,也是极其奢华的。
特别是那些全副武装的东国亲军们,他们穿着甲叶,持着武器,骑在战马上,更显威武。
印第安人没有铠甲,也没见过这种穿在身上的金属,他们对金属的认识不多,大多只应用于艺术品和贵族的餐具上。
还有东军的战马,印第安人从未见过马,他们将东国的骑兵看作是半人半马的怪物。
历史上十六世纪西班牙人来到北美,才让印第安人认识到马匹,之前他们是没有马这种动物的,更别说饲养训马。
直到四十年后,西班牙人涉足此地,科曼切人才开始训马,并组成了强大的骑兵,纵马驰骋和美国白人冲突,还产生了独特的马文化,被称为是马背上的民族。
现在印第安联军中的科曼切人,看着敌人阵中的战马,一个个真面露惊奇与慌张。
肖肖尼风河部落的酋长身穿锦衣绣服,头戴类似王冠的东西,脖子上套着用绿宝石穿成的巨大项链,稳稳的坐在肩舆中的装饰华丽的鞍型小凳子上。
原住民联军唱着嘹亮的歌声,进入了辽阔的战船,似乎挤满了这片土地每一个角落,他们的人数比东军足足多了十倍!
原住民酋长们的这身行头,让东军将士一个个眼睛发亮,都是值钱的金银啊!
同样的,洪承畴的銮驾和东军将士的装束,也让原住民联军想入非非。
双方都看上了对方的东西!
交战之前,洪承畴秉承着奉天讨逆的老传统,派人于阵前宣读诏书。
总而言之,概括成一句话:“顺者昌,逆者亡!老老实实跪过来当奴才,一切好说!”
这些话是用印第安语说的(肖肖尼语,统称印第安语)。
肖肖尼风河部落的大酋长闻言,立时大怒,感受到了无比的藐视,一拳打在肩舆上。
他与其他原住民部落酋长相视一眼,大家都点头回应,意思很明白,干他们!
数万原著名军队气势汹汹而来,他们手里提着的武器五花八门。
有的使用斧子,有的使用要比短矛长一些的矛枪,还有的甚至拿着用石头制成的武器。
洪承畴这一看可乐坏了,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这换了个地方果真不一样啊,终于碰到一些弱鸡了!
想想当年,自己在大明时,在辽东抗击的是强大的八旗军;
后来投降大清了,大明的实力又变得强大无比,总而言之,到哪都挨打!
现在不同了,对方基本是石器时代的家伙,自己的运气终于大爆了!
洪承畴在銮驾上大声呼道:“出战吧,我大东的勇士们!向这些拒绝为奴的敌人冲杀过去,让他们感受到帝国的强大!”
与此同时,中军发出了进攻的信号。
一时间,喇叭与炮声齐鸣,全副武装的东国军队叫喊着从阵中杀出。
他们在阵前摆成了经典的排枪阵型,如明军那样,阵中还有一些充当火力补充的虎蹲炮。
“全军准备!”
一支支火铳举了起来,数千东军火铳兵对准了对面的土著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