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别滥射.”孙应元脸色铁青,扯开嗓门大呼起来了。
但是他的声音却被一片噼里啪啦的轰鸣声给淹没了——新编的家丁火铳兵、炮兵几乎都是新兵,现在紧张的要死,被清兵一引,怎么可能忍住不开火?
即便打不着什么,听个响壮一下胆儿也是好的!
骑马跟在阿济格身边的阿济格的大儿子和度,看着前方一片火光闪烁,笑吟吟的对阿济格道:“阿玛,南蛮的火器兵还是老样子,看来今天这一战不会费多大劲儿了。”
他的话当然不是瞎说,别看明军的火器大多靠不住。但是在以往多次和明军的交战中,真正能给八旗兵造成一定伤亡的,还是这些火器。
比如在景山、山海关,在天津卫,都是明军的火器运用得法,才能打死一定数量的八旗勇士。
而眼前的这个军营,显然还不能用好数量有限的火器。(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回事,老兵们都没开枪,开枪的也就是新兵中的一部分在乱射。所以经验主义会害死人的,新兵们一阵乱射,反而误导了阿济格。)
阿济格也笑着:“费不费劲儿的,咱们都赢定了,传令下去,让汉军火铳兵靠近到五十步内再打。”
“喳!”
阿济格身后几个红甲兵领了命令,就飞马向前去了。
此时清军的火铳,无论是斑鸠脚铳还是鸟铳,在五十步内都有点杀伤力了。
而明军传统使用的三眼火铳,不到二十步内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即便是攻戎炮,在五十步的距离上威力也比较有限。
而且此刻清军的火铳兵也不摆密集队形了,而是以散兵模式作战,用火炮轰击他们真心是浪费弹药。
另外,攻戎炮和三眼火铳还有两个比较致命的缺陷。一是装填起来很麻烦,短时间内很难反复开火。
二是炮身、铳身都是生铁铸造的,很容易炸膛。一旦忙乱起来,就很经常出事故,比如多填了些火药就把武器弄得爆炸了!
因此在实战当中,清军常常会用上诱敌开火的招数,只要你来我往多打上几轮,明军的火器自己就废了一多半。
基本上没有什么杀伤力的火器对射(孙应元部的老兵们仍然没有开枪,开枪的还是一部分新兵,由于是心慌射击,那子弹更是一点准头都没有),持续了不到一刻钟的时候就结束了。因为双方都射不了了——清军的火铳是好一点,但是也不能连续发射,平均打个五发就差不多该一边晾着去了,等凉透再继续。
孙应元部这边,则是孙应元叫了“停”,紧接着那些二师的老兵们,立马变了脸,个个拔出刺刀,直接放在了那些乱射的家丁的胸前,再敢不听命令乱射,老子的刺刀可就不认人了。
新兵营的们新兵家丁们当时就傻了眼,这就要执行军法了,这刺刀若是要捅进去,那可就是一桶一个透心凉喽。
战场上,火器暂停使用后,就“应该”轮到弓箭手上场了!
从高处向下看,就能见到排成长长一条弧形的一百五十余台盾车,缓缓的向前逼近,已经到了新兵训练基地大营的军用盾车、攻戎炮组成的却月阵前方五十步开外。
随着一声声命令,一百五十余辆盾车都缓缓停下,不再前进。推车的都是八旗兵的包衣奴才,也不是入关后才迫着投充的新奴才,而是入关前就当奴才的老奴才。那可是奴才当中的一等奴!
别看他们是奴才的身份,可是在大清国的地位可比绿营兵还高不少呢!哪怕绿营的那些把总、千总,都不敢招惹这帮包衣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