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倒霉鬼是一个水手,他做值日时没有把地方打扫干净,结果挨了三鞭,还是在一层甲板上公开执行!
正午时分,大家开始午餐,午餐完毕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例如开战或者遇到暴风雨,那么下午的时间用来训练,军械官、水手长教授水手们冷兵器格斗、枪支的使用,帆缆的操作等技巧,军官还要组织炮术、接舷战、灭火、排水等相关训练。
因为军官的缺乏,三个教官忙得要命,而学员们则紧张地学习他们的指挥技巧。
由于有教材,军官发出的指示加以对照,学员们领会得比较快。
说实在话,打炮听起来很爽,但实际操练起来却一点都不愉快。
船甲板里气氛紧张,放炮时硝烟弥漫,更恐怖是炮的后座力,还有倒霉时海水从船舷的的倒满!
“大家都知道了,战舰上最重型威力最大的火炮安装在最底层的炮甲板上,那么,战舰在风浪中航行的时候,最易被海水倒灌的就是重型号火炮的舷窗,但在海战中,舷侧重型舰炮往往是胜负的关键,于是在许多战斗中,水兵们冒着狂风与大浪装填火药、弹丸,然后打开舷窗,将大炮推到舷窗处击发,此时风浪就涌进来,所以看大家怎么想,被淹没还是被击沉!”孔代感叹地道。,
有学员问起来:“那总教官您的选择呢?”
“废话!”孔代断然道:“开窗开炮!”
“至于进水,那就抽水呗!”孔代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军官们个个都知道那是个苦力活,他们见识过了,在风高浪急的时候,澎湃的海水会沿着低矮的底层炮甲板的炮门缝隙渗入船舱内部直到流进底舱,底舱积水会导致储存的食物变质,而且舱底船板和龙骨被海水浸泡腐蚀,对船体也是致命的,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调动上百名水兵轮班,整日不停地将舱底水往外抽(手泵提水),多的时候他们平均每小时抽上几十吨的水!
想想这边开炮,那边抽水,没有一个人能够闲得了的。
在舱内开炮相对安全,但是危险也同样不小,炮口后座力将炮推后,碰人就伤!还有火炮的质量不高,容易炸膛,旁边的人轻则炸成花脸猫,重则骨肉分离;万一粗心的水兵把火药给点着了,连跑都跑不掉!但这点现在改进了成全用拉火管了。
在海上,你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天降横祸,不知道什么时候外面随便打来一炮,正好打中自己,那只有怨自己命苦了。
“所以,我们都要信奉妈祖娘娘,求她保佑!”总教官孔代木然着脸道。
但总司令朱慈烺则比他积极地道:“我们请妈祖娘娘保佑,我们还要做好备战!战争的胜负由神决定,但也取决于兵力、训练、士气和情报,以及健康和后勤等等,有后顾之忧,亦不可开战!”
“所以,我要求大家,将来成为舰长之后,每一次战斗都要以积极奋进的态度,作好备战,以最佳的姿势迎接战斗,有我无敌,决一死战!”朱慈烺铿锵有力地道。
这是命令,所有的人都一起应道:“是!”
炮战的练习花费了大家下午的大部分光阴,作为军官,不止是点火开开炮那么的简单,他还要熟悉每一个战位。
一个炮组至少六个人,实际情况是十到十二人操作,因为很少有两边火炮一起使用的,主要工作同一个炮长负责点炮和指挥炮组成员,再有一个是装填手,另外十个人负责把发射后的炮移回原位。
那时期的火炮属于架退炮,发射后会猛烈后退。炮身的后退距离长达数米,然后才在缆绳、链条和沙袋的阻挡下停住,未等炮口的硝烟散尽,训练有素的水兵们就一拥而上,清理内膛、重新装填火药和弹丸,然后十几个人齐心协力,将沉重的火炮重新推回原位瞄准、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