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89章 沪宁高速公路一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489章 沪宁高速公路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9章 沪宁高速公路一(1 / 2)

话说当初在大沽口筑新城,朱慈烺的那500人的建筑兵队伍,如今已经发展到了1500人,这其中的大多数人都被朱慈烺派到南京至上海,我大明第一条水泥‘国道’上修路去了。

建筑兵的头头,团长黄公辅现在已经被朱慈烺提拔为工部郎中,奋斗在大明修建第一条“国道”线上。

行军打仗,粮草第一。

水泥石料修筑的驿道,没有泥沼,没有坑洼,也没有砂石,完全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赶路,在泥泞的下雨天也照样赶路。辎重也可以日行一百里,甚至一百二十里,一百三十里都有可能。特别是在有了四轮马车的情况下。

现在皇家出产的普通货运四轮马车,价格已经降到了800两银子一辆,就这价格朱慈烺还是不满意认为还是有些高,但是当吴忠掰着手指头给他一五一十的计算过成本后,他才知道800两一辆确实不高。

大明第一条“国道”在上海的起点,就是上海商埠旁的购物一条街,第一条“国道”路面很宽,为标准的四车道,可左右并行四辆四轮马车。

工部郎中黄公辅到了上海后,在罗大公的协助下,立马召集苏松两府的“企业家”们,请他们前来开会。

黄公辅声音一落,就好像一道雷霆落在苏松两府、甚至西到常州府、北到一江之隔的如东、如皋、通州(非北京通州,是今南通市)、海门、南至湖州府、嘉兴府这一大片区域内,引起百丈波澜。各地略有些钱财资产的乡绅、世家、大族,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迅速闻风而动,连夜赶往上海县。

这些人为什么这么积极?因为他们都知道了白山子上次带着二十余位苏松的“机户”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大明朝第一届工业机械展销会,以及他们在展销会上还见到皇帝,并且皇帝给他们购买新型纺纱机、织布机,给予了许多的优惠和社会名誉地位,还有使用上这些机械后,每日出纱、出布量大幅激增,那银子是哗哗地、象长江之水一样从天上淌下来,还有白山子的孙子由于白山子的厚脸皮,皇上给了他孙子一张试卷做,然后被皇家军械学院录取,并被赐格物进士、而最近白山子的孙子又争取到与皇家合资建立一家糖厂的荣耀。

种种传说,许多人过了好久才听到,而在听说后,悔恨的捶胸顿足,当初咱家为什么不去南京也买一些新型织布机的呢?悔不当初啊,先不说别的,就说格物进士这一项,别管进士之前加了一个什么新名称,格物进士,它也是进士啊!

而这次从上海向南京修一条宽广的水泥路,听说又是皇帝提议的,但户部没有这个预算呀,皇帝就说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朝廷出点钱、内帑出点钱,再允许民间资本集资,与朝庭、皇家一样投资。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水泥路开通后,是要收费的,想想吧,江南繁华富饶之地,这条水泥路每天的车流量将会是多么的巨大,那银子不也会象长江之水哗哗地淌来,去,一定要去上海,这次可不能再错过了赚钱、与皇家攀上关系的好时机了。

直到午后,黄公辅见无人再来了,方才请罗大公召集已经到达的上百号人开会。

黄公辅今年才四十露点头的年岁,但长年野外工作让他的面相看着显老,象五十多的人,上过好几年私塾,有文化,要不然也会成为第一任建筑兵团长。

黄公辅先讲解了朝庭的筑路新政策,就是这条路,是要收费的,有了收益就给所有投资人在年底分红。

然后又说,“筑路需要大量的石灰、粘土、沙砾、石头、竹子和劳役,水泥是我们自己带来的,并且每天都有沙船从南京运输到这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