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蒸汽车间里,摆放着一台台爱荷华膛线机,安装了坚硬的高碳钢刀头,可以更快的加工膛线。所有的新明一式步枪零件,最后汇总到5号蒸汽车间,在这里进行最后的加工。
碳素弹簧钢,机械轧机,机械冲床,已经给了朱慈烺足够的惊喜,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二弟子宋士慧还发明了输送机。水塔运输系统把矿石工厂各个生产工序串联成了一个整体,正式进入工厂时代。
这个输送机则是把机械轧机、机械冲床、机械锯床、爱荷华膛线机,串联成了一整套生态系统,进行连续化生产。各个军工车间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而是成了紧密的整体。
建奴已经成立了蒙八旗、汉八旗,贝海儿湖成了建奴的粮仓,八旗兵横渡朝鲜海峡,成立了八旗日本兵,满清有了可战之兵,又远征西伯利亚,已经彻底攻占了中西伯利亚,陈兵叶尼塞河,距离欧罗巴只有三千里了,满清总归还是我汉民族心头之大患啊。
但是朱慈烺今天所看到的一切,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军工,正式工业化。
如此看来,在攻克了车床、蒸汽机、重型机械这三大技术难题之后,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大力发展电力,以及加紧研制电机、电焊机、电灯等用电设备了。
薄珏突然道,“恩师,还有一个好东西呢,是在方院长的指导下,孙和京给我们提供数学计算、毕明珪与学生一起研究出来的。”
“哦,好哇,去看看。”
“也在炮厂,因为它也是炮兵的一个重要武器。”
炮兵的一个重要武器?还搞的这么神秘。
当朱慈烺进入到一间成品仓库里,有人点起蜡烛,朱慈烺看到了在后世他特别熟悉的一件装备——炮队镜,也叫剪形镜。
上面是两根一端连在一起的也就拇指粗细的直筒,那直筒是可以向左向右掰的,也就是说那根筒是可以活动的。两根直筒顶端有两个也就核桃大小的小镜子,那小镜子却是冲前的,后面还是堵上的!然后在这两个直筒的下端却是有一个也就人眼珠子那么大的望远镜,可偏偏它前面又是堵上的!
这种炮队镜那就是给炮兵做观测用的,可以观测目标距离以及试射后弹着点与目标之间的误差距离等等。这种炮队镜其本质就是一种潜望镜,用上面的镜头捕捉影像,通过镜片的折射再射入到观测者的眼中来。
这下子,朱慈烺全明白了薄珏刚才所说的是四个人一起研究出来的,方以智对光学也是很有自己一套理论的,只是比较浅显而已,而薄珏则是自己专门做为天文光学学科带头人培养的,至于毕明珪则肯定是在机械构造上给了不少帮助,然后就是孙和京提供的数学知识了,别看这个镜子不大,若要制造它,其中所要涉及的学科就有几个。
这个炮队镜正是眼下最需要的装备,因为通过内模灌水冷却法制造的120*3000毫米佛朗机加农炮,发射钉头开花弹时最大射程达到了八里,120*1200毫米佛朗机加农炮,发射钉头开花弹时最大射程更远、达到了恐怖的十里,在较远距离上开炮,必定需要更加精准的目标导引。而远程射击、快速射击,则是朱慈烺一直崇拜的致胜法宝。
薄珏又说,“恩师,对于制作这个炮境,毕懋康院士改良的‘没良心二型炮’上面的炮镜,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基础。可以说我们是站在毕懋康院士的肩膀上研制出这个炮镜的。”
“嗯,很好,但是这种镜子不叫炮镜,炮镜是直接安装在大炮上的,这种镜子是指挥一队火炮瞄准的,所以,它应该叫炮队镜。”
“炮队镜?炮队。这名贴切。”
“好,好,朕要召开一个表彰大会,给你们每人封一个工业伯,只是这个工业伯跟太子少保一样是一个荣誉称号,但是要给你们授皇家科学院院士、从五品工部员外郎。还有银子,哦,还包括那西洋工匠,叫什么来着?”
赵斗米说,“陛下,他叫墨菲斯。”
“哦,墨菲斯,也一起封赏,并且与你们一样,朕要让所有加入我大明的西洋工匠都明白,在朕眼里没有汉夷之分,全都一视同仁,曾佩珊也封工业伯,朕要让所有我大明子民明白、在朕眼里,没有男女之分。只有贡献大小之分,贡献大就重奖。我大明泱泱上国,就得有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胸怀。”
“谢陛下,陛下胸怀宽广,千古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