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16章 发改司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6章 发改司(1 / 2)

再说王夫之。此人是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历史评价很高,其气节凛然,是个抗清志士,曾提议南明政权与农民军联合抗清,直到康熙三十一年去世都没有剃发。

朱慈烺估计此时的王夫之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想,也没提出解放人民思想的主张,更没有反对专制皇权。

朱慈烺对其解放思想的想法很感兴趣,想用这位未来的大儒也是为改变大明百姓想法感兴趣,至于其反对专制的想法,暂时还是要遏制住的,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皇权专制自然会消亡,但不是现在。

制度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执行制度的人,人不行什么制度都是空有其表,目前的状况来说,大明的内阁制就挺好的,足够用。

再说顾炎武,其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终结了晚明空疏的学风,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历史学家钱穆称其重实用而不尚空谈,“能于政事诸端切实发挥其利弊,可谓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顾炎武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

对顾炎武可以发扬其为学以经世致用的思想,而对其“众治”的主张还是要遏制的。“众治”也不是不可以,但目前提出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几百年、上千年再说吧,现在你若是提出,我劝你还是洗洗睡吧,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但朕是谁啊?朕的前世可不仅仅是军工兔,还是沪海陆家嘴金融圈人称“猪能飞”的金融奇才,就是猪,朕都能吹上天去,那些京城里一个个大贪大奸,现在不是个个被朕忽悠瘸了,老老实实地听话干活。

任你什么这个家、那个家的,朕随便给你一个金融名词,你都没听说过,更别说你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了。

想好应对方略后,朱慈烺即对黄小宝下令,“小宝,通知黄宗羲,令其邀请好王夫之、顾炎武,三人一起来见朕。”

“诺。”

次日,郑森带着郑家军的外姓海军将领前来晋见。

见礼毕,郑森开始逐个介绍郑家军的外姓海军将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