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401章 航海食品二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1章 航海食品二(1 / 2)

陶罐的制作要简单得多,事后只需要进行泥封,同样能够达到无氧无菌的密封效果。很快朱慈烺就试验了各种菜肴的蒸制,它们通常配料后直接放在陶罐内蒸制,水果则要放上砂糖,以防止加热后变酸口感差。等到蒸制完成,将陶罐快速的盖上盖子并用泥密封,完全冷却之后,里面就会近似真空环境了。

朱慈烺试验了一下,这种罐子的密封性很好,应该能够储存各种便携的军粮。除了罐头之外,朱慈烺最担心的是温度问题。他的部下多数都是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严寒,如果让他们长期在朝鲜或者西伯利亚作战,肯定很容易冻伤。

要想缓和这种情况,除了制作厚实的棉衣棉裤之外,不可或缺的东西就是高度白酒。高度酒有加快血液循环的能力,同时可以治疗冻伤、体温过低等病症,甚至可以为伤口消毒,在严寒的战场上这是能救回人命的。

后世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苏军在零下四十度仍然可以顽强作战,打得德军节节败退,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拥有高度数的伏特加作为军需品供应。往往灌足了一通伏特加之后,士兵们的血液循环速度就会加快许多,至少在一两个小时之内,都不会出现四肢冻伤的现象。

因为朱慈烺对山坡地的重视,今年在两淮境内的大量山坡上,除了种植土豆之外,还大量种植了红薯。这些从南美洲引种而来的作物,本来只是在福建少量种植,而朱慈烺却强行推广在两淮进行了大规模种植。

百姓们因为见识到了这种作物的高产,加之慢慢吃惯了,所以到第三季的时候,这种粮食被大量种植,作为粮税上交的也有很多。自从朱慈烺将土豆全部制作粉条之后,仓库里尚有大量晒制红薯干。

朱慈烺就用这些红薯干酿酒,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南京老白干。

而南京老白干的畅销,也让朱慈烺好奇心大起,他索性将罐头厂的那些罐头也拿出来销售,结果同样是行情火爆。江南的冬季虽然不算太寒冷,但因为小冰河期的降临,每年甚至在云南和广东都会见到小雪,根本无法再耕种作物。

冬季新鲜食物的匮乏,尤其是难以吃到除了大白菜之外的蔬菜和水果,这让有着部分保鲜功能的罐头,意外成为几乎是唯一的水果和蔬菜来源,因此才能大卖。朱慈烺制作军粮的结果,竟然让他又多了一个利润的源头,也算是意外收获了。当然朱慈烺的这些产品,很快就被马三妹以扩充食品厂为名给并了进去,结果自然是龙江食品厂再次大扩建。

这一年的春节,两淮的百姓过得格外开心。朱慈烺的各项政策经过一年的发酵,逐渐产生了影响。农民有了优质的种子,水稻、红薯、土豆的亩产都有了巨大提升,农税却下降了许多,大家都感念新皇的仁政,不少人甚至在家中立起了新皇的长生牌位。

手中有了不少余粮,农民们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粮食必须换成钱,才能购买其他的物品。这个时候政府的收购政策就出台了,往年一旦丰收,粮价会贱得令人难以忍受,但今年却不会了。大元帅府通过农业部的王铎大量收购粮食,就囤积在各地粮局的仓库之中储备。

土豆和红薯同样也在收购之列,尽管价格比稻米低了一半,但比起其他地方却要高得多。农民们粮食丰富,家家都吃稻米,土豆和红薯这样的粗粮正好出售给政府换取余钱,只要政府收购,他们就会踊跃出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