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73章 第一艘战列舰:顺天1号一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373章 第一艘战列舰:顺天1号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3章 第一艘战列舰:顺天1号一(1 / 2)

朱慈烺问,“呼延雷,这艘顺天—1号战舰,用了多少料、战舰参数几何、造价几何?”

呼延雷噗通一声跪倒,沉声道,“臣有罪,臣在当初给皇上报价时,计算失误,没有计算多出的几层甲板,结果出现计算失误。”

朱慈烺一挥手道,“爱卿平身,朕都说过了,这是一艘试验舰,谁也不知道到底会造成什么样子,起来吧,爱卿无罪。”

论造船,朱慈烺也是二把刀,前世的他只是军械工程学院毕业,可不是造船专家,连海军出身都不是,他只是“糊”过几枚福船模型而已。

呼延雷站了起来道,“陛下,经过臣的精确计算,顺天—1号战舰,用了4500料,多出这么多,完全是因为底层采用了双层底壳,上面又有多层甲板,第五层水密舱,第四层淡水柜,第三层放置30门没良心加农炮,二层为40门120毫米加农炮,一层放置30门没良心二型,最上层的露台,安置20门60毫米迫击炮,20门东风火箭炮,其它火炮佛朗机、虎蹲炮30门,火铳兵50名,共计拥有大小火炮170门,全舰4500料,船长65米,宽13米,排水量2400吨。造价3500两,最高航速可达17节,其中喷水推进增加四节。”

“好,170门,朕明白了,从明天开始,龙江造船厂,给朕按照顺天—1号战舰的原样制造三十二艘,限定八个月完成。所需要银两,皆由内帑拔付,另外,再研究顺天—1号战舰放大版应天府级,第一艘朕命名之为‘应天1号’,要达到7000料,火炮200门,给朕可劲造三十二艘出来,限定八个月完成,以后我大明海军的主力舰就是应天和顺天。有没有问题?”

“诺,臣遵旨。”

“好,你把六位大匠都叫上来,朕有赏。”

“诺,谢陛下。”

风帆战舰是不谈航速的,因为风帆战舰没有自身动力,不能在任何比较长的时间段里面提供稳定的速度输出。

而相反的,风帆船舶几乎不可能在任何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里能获得完全不变的风向、风速来维持既定航向、航速。因为即使是风力能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维持一致,但是海水也会被这风势搅动,海况会升高,此时又不得不相应调整帆装,结果速度就变了。

因此风帆时代虽然确实会测量航速,但是一般是很短一段时间的航速,很少有连续几个小时都是维持xx航速,不可能的事情。航速与航向随时都要根据天候和海况调整。

因此直到19世纪的飞剪船,衡量其快速性,都是两个指标,1、极限航速,2、日最高航行里数。所以根据指标2所得的“航速”历来都表示的是平均航速。

这个论点最明确的证据就是19世纪70年代开通苏伊士运河、蒸汽船大规模取代风帆船之前,特别是货船,是很少有可靠的船期的,因为风向不固定。什么贸易风啥的都是跨大洋、全球规模的总结,具体的、年际的变化极大。

盖伦船一般4—5节,最大航速顶多7—10节,海盗常用的双桅横帆船最大航速11节左右。

风帆战舰的航速偶尔顺风顺水可达10节及以上,但是一般只有1~2节。

而且整个18世纪,英国舰只都比搭载同等武器的法、西舰只小,导致适航性更差——海况高时挂帆过多则由于纵横摇过于严重而桅杆折断——所以极端航速也顶多达到10节,但是法国舰只由于比较宽大且所用木料一般比较纤细,船体轻盈,有航速可达13节的报道(战列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