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一天人们吃的食物也是多种多样,在宫廷里有一种名为“百事大吉盒儿”的食品礼盒,在礼盒里有着柿饼、荔枝、圆眼、栗子、熟枣等多种水果坚果等,还有一种放满驴肉的礼盒人们称之为“嚼鬼”,这种礼盒体积很小,因古人称驴为小鬼,所以名为“嚼鬼”。
等天明之后,一年一度的初一大朝会就要开始了,这项习俗早在汉代便已经产生,发展至明朝已经是一个规模越来越宏大壮观的皇室盛典。在初一天蒙蒙亮的时候,京城的文武百官就要从家里出发赶往紫禁城,正旦朝会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朝贺仪”,朝贺的对象又有所不同,文武百官与外国使者要向皇帝拜贺新年,而各家夫人则要向太皇太后、太后与皇后进行朝贺;
第二部分则是“大宴仪”,首先即皇帝在官员拜贺结束之后在宫中大摆宴席,官员、皇室成员与外国使臣均可参加,其次便是各位夫人要在后宫与太后等人一起吃饭。整个正旦朝会的规模十分庞大,宴席也多种多样,分为大宴、中宴或小宴,不同的宴席也对应着不同的菜式。
朱慈烺在众多太监宫女的簇拥下,与大群忠臣们一起来到皇极殿。
当黄大宝喊着陛下驾到的时候,部分早到的百官纷纷起身施礼。
当朱慈烺坐在了高高的御座上之后,黄大宝才转身对着百官说道:“皇上宴请百官,还请大家入席。”
百官当即跪倒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后他们才依照各自的官职归位。
酒席开始前,太监们放起了焰花,这一放就放了半个多小时,显然是花了少钱,五颜六色的焰花,在空中炸开,引得全城居民昂头观瞧。
酒席分为三层,第一层的都是内阁成员,其中包括内阁首辅和几个大学士(都是兼六部的尚书),还有一些属于勋贵。后面一排则多数是从二品的普通官员,最后一排都是正三品的官员。
很显然能来“大宴仪”的,最差也是正三品了,这样的官职在明朝已经是非同小可了。要知道在北京的官职之中,尚书也只是正二品而已,如大理寺卿、太常寺卿都只是正三品,只能敬陪末座而已。在地方上就差得更远了,就连知府也才是正四品而已。
一场宴会宾主尽欢,到了最后朱慈烺是彻底放开,对于群臣的敬酒是杯到碗干,显得颇为豪气,这也让他拉回些许白天的失分。没人提白天发生的事情,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而更多的人们就像把它当作一个屁一样把它放了。
对于宴会上使用的低度米酒,朱慈烺喝起来并无什么醉酒的感觉,但是到了最后,仍然兴奋异常,喝到高兴痛苦处,他命人取来一面巨大的军鼓。
这是朱慈烺莫名其妙来到这个异世界后第一次喝如此多的酒,第一次感到自己封闭的心扉渐渐向西法党的朋友们敞开,一年多来种种绝望、颓丧、麻木的心绪似乎已经随着酒意慢慢散去,取而代之是原来在地球上那个朱子厚重新恢复了自我。
自己还能回到地球上那个世界么?朱慈烺不知道,既然不知道有何必非要执着的将自己囚禁在这个心灵的牢笼里呢?自己不过才十九来岁,真是快意人生逍遥寻欢的黄金时节,这个异世界这一刻看上去似乎也没有原来自己心目中那么陌生和遥远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略带沙哑磁性的声音应着朱慈烺鼓掌的节拍,显得异常富有节奏感。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百川到东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流东,今古悠悠日西坠。”
大殿上、昂然前行、放声吟唱的朱慈烺,令包括坐在台下席位之上的两位皇后在内的文武百官,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往日言词不多、却说一是一的陛下,突然间一下子变得如此狂放不羁,一句句诗词从朱慈烺口中一连串的喷涌而出,抑扬顿挫,虽然有些人不能完全明白其中含义,但也知道大略是感怀时光流逝珍惜光阴的意思,只是像这种需要相当诗词造诣才能作出的词赋,很明显不应该是像朱慈烺,这种平素不爱读文学书籍的孩子所能够作出,难道这又是来自老祖宗梦中传授?
酒意上涌的朱慈烺只觉得此时心中无比畅快,只有放声高歌才能发泄这么长一段时间来的种种复杂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