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毫不惊讶,这些年遇刺的次数太多了,尤其是从没到南京之前,隔三差五的就有一波人找机会行刺,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
常州府无锡县,北倚长江,南滨太湖,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
万历三十二年,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在此聚众讲学,创建东林书院,一时声名大著,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发展,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但后来,东林书院被钱谦益一把火烧了,东林书院再也不是主要舆论中心了,反而是《大明日报》引领了舆论思潮。但是死灰还是有复燃的时候。
无锡城内有大街数条,皆搭有坊表,此时在街心最繁华的一条胡同的大宅内,聚集了众多江南豪商。
大宅装修华贵,大厅内宽敞富丽,里面所座的商人也个个锦衣袍服,尽显富贵之气,早就将商人不得着丝绸的规定扔到了九霄云外。
一群商人坐在精致的黄花梨椅上,或倚或侧,慢条斯理的谈笑着,随便打招呼式的交谈,便有数万两的交易达成。
他们所饮的美酒,并非品牌酒水,而是豪商们自酿的酒,江南的豪门富户经常自己开工酿酒,仅是常州府这里品种就多达三十多种,整个江南市面上的酒水更有几百种牌子。
江南一个城市每年酿酒所消耗掉的米麦高达百万石,如此奢侈,让其他各地遭受天灾人祸、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做梦都不敢想。
江南富商们之间夸富斗艳层出不穷,极尽挥霍潇洒,对于他们而言,那些流民自然影响不到他们的富贵生活,唯一有关系便是府中多几个逃灾的貌美丫鬟。
众商贾正在交头接耳,轻言浅笑之时,这时一个穿着绸缎的管家走进来含笑道:“诸位老爷,我家老爷到了!”
“吴老爷子来了?”
“快快请进来!”
一众商人连忙站起,纷纷看向厅们外,人人翘首以待,面带微笑。
不多时,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在一位貌美的侍女搀扶下慢慢的走了进来,他身材中等,一眼看去并非是奸商的模样,举手投足间是个一本正经的文化人做派。
再座商贾们纷纷拱手作揖,打着招呼,这位吴老爷子是是国子监祭酒吴伟业的族叔,更是吴江八大姓的靠前的富家望族。
能够排上吴江大姓的,财富当然是必要条件,不过除财富外,还须在政治上或者社会上享有相当的声望,吴家是书香门第,出过不少当官的,现在在朝为官的依旧不少。
在座的江南富商大多是粮商和丝绸商人,还有不少经营盐业、茶业、药材、皮毛、生丝等,还有的家族产业涉及海外,个个身家百万,举手投足间一股土豪的气息扑面而来。
见众人施礼,吴步举呵呵而笑,对众人作了个罗圈揖,含笑道:“诸位掌柜请坐。”
他虽然表面看似和气,但骨子里还是有傲气的,毕竟吴家在四民中算“士”阶层,是典型的官商一体,官便是商,商的族人便是官,比其他纯经商的家族高端一些。
吴步举毫不客气的坐到首位之上,他的双目缓缓扫过各人,见众人坐定这才开口道:“想必大家都收到消息了,吴某也就不绕弯子了,东林、复社联合了,也要我等配合共同抵制商税,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下面一圈富商互相交谈了一阵,自然不愿意交税,哪怕日进斗金,去秦淮河畔随便一掷千金,也不愿掏出一两银子交税,更何况现在的十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