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339章 皇家海军学院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339章 皇家海军学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9章 皇家海军学院(2 / 2)

户部尚书侯恂连连点头,表示支持。

教化部尚书李岩说道:“程大人心系朝廷,想充盈国库建设大明,晚生佩服,然江南各省太平,生齿日繁,北方却战火又起,大量北方百姓渡江迁居江南,又加上气温逐年降低,农业产量大不如前,我觉得朝廷仍应该继续发展农业为主。”

坐在上首的朱慈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下面几个重臣在议论。

他很清楚,程国祥是徽州府人,隐隐代表着徽商,张国维是浙江人,二个老家伙都生在商业繁荣之地,受了环境不小的影响,希望大力发展商业。

只要他们不行党争之事,能为百姓做点实事,朱慈烺任凭他们吵吵,这样也好,最起码不用担心往后大力发展商业,二个老家伙因为保守持反对意见。

程国祥继续看向朱慈烺道:“殿下,臣以为大力发展商业,既可以增加明年的赋税也可多吸纳一些无地百姓做工,这也算是殿下所提出的以工代赈之法。”

李岩接茬说道:“臣以为,殿下开发商埠,发展海贸,已经在沿海各省着重发展商业了,没有必要再让其他各省发展商业,毕竟天灾还在,渡江南下的灾民日益增多,江南各省的粮食需求仍然很多。”

朱慈烺点点头,看向程国祥,开口道:“虽然江南各省今年的粮食收成有些成绩,但我们不能骄傲,未来几年还是要以农业发展为主,不能让逃难到江南的百姓们饿肚子活不下去作乱。”

朱慈烺接着道:“以户部的名义在各省发出告示,取消路引制度,在各处城镇中心建立农贸市场和商贸市场,陆续开放一些行业允许民间经营,譬如部分矿业和部分制造行业,对于纳税大户给予一定的政治优待。”

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现在的大明各地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衙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这就是路引,如果没有路引是要依律治罪的。

朱慈烺觉得,这玩意严重限制了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随着从江北逃亡江南灾民的不断增多,甚至会引起矛盾和动乱,必须要废除。

程国祥道:“殿下不愧是人中之龙,所虑之事无不惊世骇俗,臣敬佩不已!”

朱慈烺双眼一翻,道:“你一个进士出身的大学者,用的都是什么破词,尽往一处使,好了,接下来说说市舶司和海关税吧。”

市舶司是中国历代王朝在各海港设立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衙门,相当于海关。

自唐玄宗开元间,便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到了宋朝才正式设立市舶司。

到了明朝时期,为了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沿袭前朝之制﹐设置从五品提举一人,从六品副提举二人,负责征收关税。

明朝在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泉州,浙江的宁波各设一个市舶司,广东市舶司专为安南(越南)﹑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西亚)﹑真腊(柬埔寨)诸国朝贡而设﹐浙江市舶司专为日本朝贡而设,福建市舶司专为琉球朝贡而设。

经过大明几代皇帝反复海禁,三个市舶司经过被废又恢复,对外贸易港口也发生了变化,直到万历中期才稳定下来。

见朱慈烺问道市舶司,程国祥饶有兴趣的说起了市舶司,并说道:“殿下,开海通商的好处不言而喻,红夷人的货船每年需要大量的瓷器,丝绸以及茶叶等货物,我大明却仅仅开了三个用作贸易之用的市舶司,且三司还对贸易的货物和数量有着复杂而又让人恼火的各种限制,臣请殿下废掉那些限制。”

朱慈烺点头道:“三司的关税就由税务部派人征收,还要近一步降低当地官府对百姓经商的限制。”

税务部尚书程国祥颔首称是,他明白皇上这样做的深意,想让明年的赋税收入再次攀到一个新高度。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