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281章 大明必须工业革命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281章 大明必须工业革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1章 大明必须工业革命(1 / 2)

朱慈烺说完之后,看了看韩霖,韩霖正神游物外,不知道在想什么,朱慈烺想了想,心说算了,人各有志,不必强求,韩霖另有赚钱之道的,他写一幅字,就有人把谢仪送上,因此对其他赚钱门道也许不太上心,那朕也没必要上赶子强求于他。

宋应星问道,“原来陛下也关心农耕,竟然把种子都弄回来了,臣自愧不如。”

朱慈烺转脸看向了窗外,看向了呼啸着秋风的天空,说出了一番憋在心里很久的肺腑之言:“现在的大明王朝,生存环境在不断的恶化。大旱、大涝、蝗灾、瘟疫,。各种多少年都遇不见一次的灾害,接连不断的出现。农民苦啊,一万万贫寒老百姓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平均寿命,最多只是三十四岁。”

一句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四岁,显然让宋应星有了极大的触动。

朱慈烺既然开口了,就来了个不吐不快,“大明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所以这个社会,朕把它叫做农业社会。大明土地兼并严重,不到一成的人,掌握着几乎九成九的财富,加上生存环境的恶化,农业社会能够承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

按照王朝统治不过三百年的规律,要么爆发战争,要么发生大的灾害,毁灭一个朝代,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朝代,才会恢复农业社会的平衡。从大汉朝开始,农业社会一直重复着这个规律。”

宋应星越听脸上的表情越是严肃,朱慈烺说了一半不说了,郑重问道:“那该怎么办?”

朱慈烺突然站了起来,目光坚定的说道:“工业革命,大明第一次工业革命。”

“只有工业化,才能提高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的产量。只有工业化,才能改善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延长老百姓的平均寿命。只有工业化,才能重建一个万国来朝的大明王朝,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朱慈烺突然又坐了回去,静静看着天空,不言不语。

宋应星已经编写完成《天工开物》,在编写这本著作的时候,他已经认识到“工”的重要性。但是宋应星怎么也想不到,朱慈烺居然把“工”上升到了“业”的程度,“工”已经不是士农工商里的一种户籍了,而是上升到了道统的地步。再加上一个“化”字,让宋应星这位温文尔雅的名士,都感到了一股不寒而栗——工业化,陛下这是要做董仲舒第二,要罢黜了儒家学说,让“工业”成为大明唯一的道统。

不寒而栗的宋应星,突然头皮发麻,有一种对抗儒家学说的恐惧,也有一种改天换地的激奋。

宋应星站起来摆正了衣冠,长长的作揖:“先生的先烈行为,应当受到我的一拜。”

朱慈烺听到先烈两个字,嘴角忍不住抽了抽,想了想,这句话还真的是在理。先驱往往都成为了先烈,达尔文,伽利略,这些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例子。毕竟先驱们远超一个时代的眼光,很难被当时的人所接受。

但是先驱们一定要能获得世人的认可才值的。要知道不久后英格兰就会成立皇家学会,极力提高科学家的地位,甚至可以媲美瑛国的贵族。

就在皇家学会成立的几十年以后,著名科学家牛顿去世,贵族们都以能给牛顿抬棺当做最大的荣耀。牛顿的抬棺人是谁?英国大法官兼上议院院长,两位公爵,三位伯爵。

正是因为科学家的地位不断提高,大批人才都投入了科学研究,经过上百年的积累,终于出现了科技人才的井喷,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如果是在华夏,科学家哪里有什么地位,士农工商,没有士农的地位高,也没有商人有钱,实实在在的社会最底层。

朱慈烺知道自己来到了大明王朝,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改变古代中华的社会结构,不断提高科学家的地位。只要把科学家的地位提高到英国那种地步,未来不管是哪个汉人执政,再也不会把科学家当成社会最底层的工匠,而是当做国家崛起的希望。到那个时候,谁也阻挡不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朱慈烺借助自己的数理化知识,提前在大明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就能实现最大的梦想——科技始终领先欧美五十年。但是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关于怎么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朱慈烺已经有了计划,但是要徐徐图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