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坐,都坐,吃了吗?”朱慈烺还是一如既往的平易近人,他的威风不在脸上,跟谁都是笑呵呵的,很少给人脸色看。
“万岁爷,没吃呢。”
“来得急了些,路上买了俩包子垫了下。”
跟着朱慈烺有些时日的心腹们,这会儿也显得比较随便,笑呵呵的回答他的问题。朱慈烺与他们、与家人也是比较随意,基本不端皇上的架子,说话有时还时不时用“我”,而不用“朕”,就是例子。
朱慈烺也没大吃大喝呢,于是笑着吩咐道:“小宝,小宝,快去传膳,大家一块儿吃吧,封思忠,你跟着去,看着点徐家的厨子。”
朱大太子并没有带着御膳房跑路,现在当然要收编魏国府的厨子了,不过他的警惕性还是有的,得让自己的领班侍卫封思忠去看着点,别让徐家的“忠厨”下了毒给弄死了。
趁着膳食还没上,朱慈烺就抓紧时间说起了正事儿。
“诸位,先说点事儿吧。”他竖起一根手指,“一是抄家这事儿由锦衣卫负责,不是负责抄,而是负责看着抄家的人。”
“那谁去抄呢?”魏藻德笑着追问。
朱慈烺看了他一眼:当然不能让你去抄了,抄家多辛苦啊,您老还是歇着吧。
“魏国府这边由徐允爵自己负责抄没。”朱慈烺笑着回答。
魏藻德一愣,“自己抄自己的家?”
“对啊,他家有多少钱,他最清楚了。”朱慈烺点点头,“抄好了就饶他一命,还能给他留点钱财,让他一家住在金陵。抄不好就流放大员岛,而且朕还让魏国公府一房的其他男丁,来监督他,只要谁能发现错漏,谁就能代替徐允爵,就留在金陵过舒服日子,也不用去辽东了。”
啊,这么阴损啊!几个朱慈烺的心腹都目瞪口呆了,当然这是他们所谓的正人君子们这样认为的,当初在淮安码头,朱慈烺对着数十个南京勋贵们说时,北京勋贵如朱纯臣等人可不认为是阴损,而是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
在上首位子上坐着当哑巴的张皇后,却有点幸灾乐祸的表情,你们这些奸臣,现在知道我侄儿的厉害了吧,他比你们这些奸臣还要奸诈,以后你们贪赃枉法的事发了,也就和魏国公家一样。皇弟(崇祯)就不奸,结果他自己去了煤山,只有比你们更奸,才能斗得过你们,否则他凭什么几个月后就可北伐,还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