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前,穿着黑色胸甲、板甲,披着大红披风的将领与聚集在登州、跟随大军北上的大批文官,文左武右分班站好,一起冲着下车后步行而来的朱慈烺行揖拜之礼,山呼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进入午门、走在前往太和殿的路上,朱慈烺心潮澎湃,他很想再大喊一声,“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想想那日在乾清宫跪别父皇崇祯,仿佛就发生在昨日,如今已天人相隔,不由得让他唏嘘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煌煌太和殿,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二春!
太和殿(明朝称奉天殿、皇极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2377.00㎡。长宽之比为9:5,寓意为九五之尊。
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最富丽堂皇的建筑。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背后是雕龙屏。
现在,朱慈烺正一步步郑重地走向雕龙宝座。终于,他到了龙椅前,转向面向大殿内文武百官坐下,在他坐下那一刻,文武百官突然大声喊着,“恭喜吾皇,归京还朝,再塑大统!”
“恭喜吾皇还朝!”
“恭喜吾皇还朝!”
“恭喜吾皇还朝!”
……
接着就是大封天下了。
“骆养性、高宇顺、光时亨,上前听封。”御马监掌印太监黄大宝大呼一声。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骆养性、高宇顺、光时亨,三人遵太子令,为太子南下争取时间,英勇抵抗闯逆三日,大智大勇、大义大忠,古来罕见,又奉旨降敌,护我北京百姓周全,于我大明有大功。
骆养性,封靖京侯,加太子太师,赐田200万亩;高宇顺封卫京伯,赐田200万亩;光时亨封护京伯、赐田200万亩。三人皆官复原职。”
“命朱纯臣暂恢复京师总戎原职,即日恢复北京治安,北京满清住民30岁以下、16岁以上女子留下,其他人全体迁移河南,所有财物没收,此事由都察院主持、锦衣卫协助,限一个月内完成。原北京住房归还各家,南下勋贵、重臣,可自由选择居住北京、南京,皆由军屯部统一分配土地。”
“忠义军阎应元副总参谋长,为我大明大军还朝北京有大功,朕心甚慰,攫阎应元平津总督,总督北京、天津,军政、民事,授正二品镇国将军,赐田200万亩。”
“福建总兵郑芝龙,北伐北京有大功,封泉州伯,郑芝龙之子郑森,北伐北京有大功,封大员伯;郑芝龙之子郑建功,北征辽东、收复大片失地有大功,封锦州伯,永镇辽东,赐田500万亩。郑芝龙之弟郑鸿逵,北征辽东、收复大片失地有大功,封盖州伯,攫辽东总督,赐田5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