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北京城外聚集了将近十五万人的围城部队!虽然气势惊人,足以彰显大明天子的赫赫兵威,但是消耗也同样惊人!
每天光是消耗的口粮就有二十几万斤,再加上牲口的消耗,一百二十万斤(两万石)都挡不住啊!
如果北京之战持续一年,光是口粮和马料就得消耗掉七百多万石——幸好大沽口的海运,卫河和运河的水运已经打通,而且明朝的海运能力这十年来增长迅猛,否则光是这七百多万石就能把大明朝廷给活活拖累死。
不过能早几个月拿下北京,总还是个好事儿吧?
没良心二型炮,又成了主战大炮,它的射程比红衣大炮短,但又比什么虎蹲炮、佛朗机远,最主要的是它还能发射炸药包,那个最大号的炸药包一旦空爆,半径30~40米内,士兵身上找不到伤口,却都七窍流血而死,内脏被震碎,军医无策。而几十米外侥幸没死的士兵有的被震晕,有的耳朵鼓膜被震破,有的全身震麻失去战斗力。这样的威力对鞑子士兵的心理产生的震慑可想而知。
而明军的炮兵又发明了新的炮战战术:三发炸药包炮弹里夹上一发辣椒弹,先打辣椒弹,等辣椒的气味扩散一会儿之后,再打炸药包,如此就把辣椒的气味扩散的更远。
明军的炮兵还发现,炸药包炮弹就是拆除棱堡、堡垒的神器,前提条件是,你得把炸药包打到棱堡、堡垒的房顶上去,那一炸,立马就把棱堡、堡垒打跪了。真的是跪了,原本3米高的房子,塌了后,就只有一二米高了,不就是象是人跪下了一样。
现在北京城墙里上基本没有红衣大炮,都被打坏了,只剩下一些小炮,三顺王之中的孔有德、尚可喜,基本是算是失业了。耿仲明在石景山一役中被乱枪打死后,多尔衮就命二人掌管起火器,其他鞑子将领,他也玩不转啊。
……
攻城战打了两个多月,清军眼见退无可退、无路可走,于是有了必死之心,开始拼命顽抗、做困兽之斗。
又一波攻城在朝阳门打响。明军的前队已经扛着云梯越过了城墙前的壕沟,架靠在城墙边上,开始向城头上攀爬,残酷的攻城战便开始了。
本来看着似乎没人的城墙上立刻涌上了大批的鞑子,这是令朱慈烺最头痛的地方,本来以为打掉了城头上的火炮、控制了城墙,便可以高枕无忧地在城门处放置炸药、炸开城门了,但只要明军大军一发动,原本空无一人的城头上立刻就涌上了大批鞑子,小炮不要钱似的猛放不停,那还炸个屁呀。万一路上炸药被引爆,多少人也不够炸的呀!
这种时候,还不能开炮,你是炸鞑子、还是炸自己人?
总之,经过两个月的攻城战,鞑子真是聪明多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进步最快的,学习成绩不好的,都死翘翘了,存活下来的都是“学霸”!
朝阳门下,大量的明军架好了云梯,手持盾牌和大刀,相互挤在一起往城头上登。城墙下的两营士兵甚至可以清楚的看着鞑子那泛着凶光的眼神和狰狞的神情。
攻城的云梯并不是电视剧中长长的梯子,而是一种巨大的大木车,上面的梯子分为两部分,展开后整个跟斜坡一样搭在城头上,而且上面还有挂钩能挂在城墙上,很是稳当。
忠义军的火枪兵再次在城墙下列成一排,不断的对城上的清军给予迎头痛击,在一阵阵枪声声中,城墙上的大片清兵不断摇晃着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