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进入了七月中,朱慈烺又一次踏足津门。
他并没有半点辛苦的感觉,孙传庭的大军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先后攻克了沧州多地,那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多铎的兵马已经赶到了保定,但这并不能对他接下来的动作产生半点影响。
汇合了津门的孙传庭这一路兵马后,朱慈烺手下已经足足有十二万人,以及数百门大炮。
朱慈烺相信这是一股鞑子无法抵挡的力量。
满清只有一小部分主力在关外,自守不暇,根本不可能出关来援。
山海关被朱慈烺留下的红娘子勇卫四师把握着,鞑子兵马只能走草原穿行,也就是早前辽金时期的古北道,从燕京北上,经过顺义、密云,北渡潮河穿过古北口,在滦平东北渡过滦河,东向插汉河套(后世平泉县),翻越燕山山脉,沿着老哈河上游西岸折而向东,沿着大凌河前往东北地区。可现在辽河上飘扬着郑军的小型战船,鞑子想要渡过辽河水道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勇卫四师在忠义军中是人数最多的一个师,达到二万五千人,红娘子带来了三千人,加上从逃到大沽口难民中招了一些兵、灭了刘泽清后收编了他的三万人左右部队(整编又裁了一些)、淮安路大人招的团练三千人,所以,现在的勇卫四师成了有二万五千人的大师。朱慈烺又把在凤阳府铸造的、没打坏的三十多门没良心一型炮,都给了她。因此,如今的山海关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
津门城南,一座座明军营垒威严耸立着。自从朱慈烺引着人马杀到津门后,这里俨然就成为了一个硕大的兵营。
以营为建制,一座座营垒把津门南城都给遮蔽了,而在这些营垒当中,有两个营头却是那么扎眼。
林庆业立在义勇军营垒前,目光眺望着临近的挺身队营垒,双目中蕴含着满满的敌视。
日本侵朝才过去四五十年,双方间的敌视情绪还很浓烈。
尤其是在郑家这支队伍里,来自朝鲜的义勇军和来自日本的挺身队,乃是唯二的两支外藩兵马,彼此间本身就有着一种竞争。现在又填入进国仇,那彼此间的敌视就更浓烈了。(黑番兵不是外藩兵马,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国籍,只能说是藩兵)。这就是郑家的八国联军的两支,是朱慈烺帮郑森从郑芝龙手里要来的。
“林将军,”沈静容的声音传入林庆业的耳朵中,他转首看去,“参军来了啊?”这沈静容可是被选去了参谋司,是沈器远一行人中被重点培养的人之一,这些日子里忙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今天怎么有空到这儿来了?
“大战在即,健儿们就要赶赴沙场,我无能他为,只能送来几车酒肉,全当心意了。”沈静容充满感慨的叹息了一声。在他的身后不远,满载猪羊和酒水的大车正缓缓驶过来。
朱慈烺是要直接攻打燕京,满清岂能退缩?这般来厮杀就必然惨烈。
而林庆业这个营中的士兵皆是朝鲜的根苗,寄托着沈器远厚望,可这一战后却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人来。
与沈静容的感慨不同,林庆业闻言却是精神一震,“终于要开始了吗?”
攻打燕京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