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几千年以降,看多了王朝更替,早就把廉耻放在了兜里。在各家家族、家老的眼中,实际利益方才是第一位的。
“……或许是有人在害孔家,我们孟家,还有颜家和曾家,都只是城门失火而殃及的池鱼。”
孟宏誉是上一代孟氏嫡脉中的次子,只因为他兄长死的早——徐鸿儒起义,孟宏誉他爹孟承光和大哥孟弘略为大明朝流血了,当时孟闻玉才七岁,显然不能执掌家门。如是,他就先做了五经博士。但等到孟闻玉成人,也就是崇祯二年他十五岁时,孟宏誉便上禀明廷将那五经博士让给了孟闻玉。
因为没有弄出侄子早死早夭的狗屁事来,明廷为了奖励孟宏誉,给了他一个锦衣卫千户的虚衔。也所以,邹县孟家,别看家主是孟闻玉,可他在孟宏誉这个叔叔面前就如儿子见了老子一样。
孟闻玉脸色涨的通红,他也不傻,孟宏誉想得到他又如何想不到?这几日他与曲阜、嘉祥频频往来书信,愣是没能查出丁点的不对来。叫他恨的不行!
“小侄这几日里与曲阜、嘉祥都有书信往来,实在查不出痕迹来。且那鞑虏已经兵临府城(府城),离我邹县近在咫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把眼前危局应付过去……”
孟闻玉也没好办法。他肩膀上的压力很大的。讨满檄文虽是才贴出的,但必然已经流传出去,这坨大翔不管是不是他们拉下的,却已经掉进他们的裤裆里了。孟闻玉顶着老祖宗的名声,既不能矢口否认,那就只能硬着头皮担起来了。可问题是他担不起啊,一不留神,孟家要绝嗣的。
不只是孟家,嘉祥曾氏和曲阜孔颜两家也都是一样情况,面临着一样‘艰难处境’。那清军不杀过来是好,真若杀来了,他们就是跪也不敢,抵抗也不敢,煎熬之极啊。
……
这几天,苏观生和朱纯臣可是忙得快飞起来了!
他们俩在“跑基层”,二十几天时间苏观生跑遍了三州十一县!而朱纯臣则跑了登莱七卫,去传达免赋的令旨。两人的马术都跑得进步了不少。
而且他们也不是孤身一人出门的,都带着部队。现在登莱二府的三州七卫十一县都驻扎了忠义军,数量不多,都只有一个连100多人,人数虽少,却也足够震慑一下宵小了!
“千岁爷,七个卫的卫城都已经掌握了!”朱纯臣道,“只要臣和英国公、襄城伯、定国公、武定侯、泰宁侯、镇远侯各领一旗人马和十数参军,带着银子去募兵,20天内准保能有30000人!”
“一人给10两安家费,再给各卫10两奖赏!”朱慈烺道,“务必要把七卫之中的精壮之士都给本宫拉到登州城来!”
这一次就砸出去60万两银子了!用60万两银子买下30000壮丁和登莱七卫,这买卖做得可真不赖啊!
他顿了顿,“兵器够吗?”
“盔甲肯定没有,”刘元斌道,“刀盾、弓箭数目也不足,但是长枪应该能配上。”
李岩笑道:“人数凑够就行了兵器自有曾抚台给咱们配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