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140章 凤阳军工军校气球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140章 凤阳军工军校气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章 凤阳军工军校气球(2 / 2)

古代没有化工胶水,工匠们最常使用的是鱼鳔胶。鱼鳔胶常常被用作辅助材料,因其制作过程耗时耗工,也主要见于宫廷家具。鱼鳔胶,顾名思义取材来自鱼鳔,且选择个头较大的深海鱼,均匀、厚实的鱼鳔为佳。经过清洗、浸泡、杵磨、拉丝、熬煮、过滤、晾晒等一系列复杂工序,成品的鱼鳔胶成小条状,易于存储。使用时需再次熬化,并伴随季节使用稀稠不等,正所谓“冬使稀,夏使稠,春秋两季使将就。”

鱼鳔胶不仅可以起到胶水的粘合固定作用,还具有不错的物理伸缩特性,结合榫卯结构使用,能伴随季节更迭中木材结构的热胀冷缩形成弹性连接;同时鱼鳔胶在维修时加热就可轻松拆卸,避免因为硬性分离撕裂损害家具木材。

鱼鳔胶怕热,这是它的优点,但若是制作热气球就是它的缺点了,热气球是要加温、吹热气的。

接下来就是编制竹筐、竹蔑空心球,这个难度小的多了,但是需要很大、足够大,以保证能载10个人加上枪支、弹药,再加上煤炉子、鼓风风箱,因为难度小,也就不需要重赏了,但是制作这个东西工作量大,能够完成的话,可以每人奖励银子10两。

……

一个时辰后,李昆霖买回来了一堆的鱼鳔胶、石膏、生石灰、水泥、糯米浆、鸡蛋,水泥在皇家玻璃店里有卖,看来李昆霖还是一个与时俱进、善于动脑子的人。他又令他的徒弟,把打好的鸡蛋,分离出鸡蛋清和鸡蛋黄,分放在两个大盆中。

然后,让徒弟们开始配制不同的比率的胶制混合物,并自己记下各盆盆号和各种物品混合比率,沾合后,先用火烤,,再扎成一个个小袋子,按进水里、检查是否漏气。不冒泡?这块布,成了。统统使用这个配方的制作的胶。

……

三天后,李宝其来禀报,不漏气的布做好了、竹筐、竹蔑空心球,也编好了,下面就是怎么装配在一起,请小爷去指导指导。

去到皇宫后花园,一看,把他吓了一跳,在竹蔑空心球旁边,蔑匠张信豪,还编了一个大家伙,什么样的大家伙呢?如果蒙上钢板,放进水里就是潜艇,蒙上布飞在空中就是飞艇,一个长椭圆形的竹蔑空心框架,长度大概是长方形竹筐的三到四倍。而后花园则是摆满正在晒太阳的“三明治夹心布”,这些布都要经过浸水检查是否漏气这一关,所以布都是湿的,需要晒干。

朱慈烺问张信豪,“你做这个是怎么想的?”

张信豪解释了半天,朱慈烺总算是听懂了,他不懂“稳定性”应该用什么词表达,可能大明还没有“稳定性”这个词吧(肯定没有),总之就是说,竹筐长度超过了竹蔑空心球的宽度,竹筐的稳定性可能不好、会产生摇摆……。所以,他就又编了一个长椭圆形竹蔑框架。

朱慈烺笑了,对他说,“行,试试看,如果一样能飞起来,也赐你一个锦衣卫小旗。与李昆霖一样。”

这一下,所有的工匠干劲一下子就上来,这就给官做了,佛祖保佑、三清在上,一定要保佑能飞起来啊!

朱慈烺指挥他们把制作好的布再刷上胶沾到蔑片框架上,需要糊两层,第二层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盖住第一层两块布结合处,防止布料结合处漏气,工匠们立马就明白应该怎么做了。所以说有位伟人说得对,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很快,球形气球就糊好了,朱慈烺看着这个气球哭笑不的,这那里是球啊,若是充上气就是一个圆筒,然后蔑匠张信豪,把他织的一个大绳兜套在气球外面,一个小绳兜套在竹筐上,齐活,一个傻大黑粗的大气球就形成了。

朱慈烺看着傻大黑粗的大气球,自己先乐了,没有办法,想要做到后世那样的精致,现在是门都没有,只说绳索吧,用的是麻绳,想要做的既结实又细密,没有尼龙就是妄想。而尼龙在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化工工业体系之前,是想都别想。

好吧,先凑和用吧,他又指挥李宝其,把煤炉子与风箱组合在一起,把气球架起来,从亲卫营找来两大壮汉士兵,轮流拉起风箱。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