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卫帅,总舵主。”朱慈烺扭头看了眼曹友义和沈廷扬,“你们去安排大龙头号之外的各船战士从卫河码头登陆吧,再去叫开天津卫南城的北门,设法将孙应元、朱纯臣、朱纯杰都转移到船上。”
朱慈烺刚刚做好了最坏情况下的“止损安排”,那支不明身份的骑兵已经在浮桥以北四五百步开外停止前进,而且展开了四五十骑一群的冲击队形,一共摆出了二十来个。远远看去乱纷纷的,可懂得骑战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伙骑兵不好惹了。
这伙骑兵不偏不倚,正好拦着了李过等人的去路。李过麾下的骑兵已经在战场上奔忙了大半天,虽然也不是不停跑路,可是马力也已经耗尽,再也冲不动了。所以李过也没敢靠近这群来路不明的骑兵,远远的就停了下来,一边聚拢部下,勉强列成密集阵形,一边让李友上去询问对方的来路。就在李友策马靠上去的时候,一面主将大纛旗突然被这伙不知哪儿来的骑兵给打了出来。
李过看见这旗号,顿时就愣住了。因为旗帜上面分明绣着“辽东总兵官平西伯”的字样!
前方的来人居然是吴三桂!后面追击的那群人也打着吴三桂的旗号啊?大明朝到底有几个吴三桂?天津卫这里真是邪门,太子有两个,吴三桂也有两个。
就在李过发愣的时候,挡在他正前方的“吴三桂”所部骑兵,已经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这真是一场再理想不过的骑兵冲阵了!
地形足够开阔,卫河边上的土地虽然吸饱了雨水,多少有点泥泞,但是经过大半天的日晒,已经不影响战马奔驰了。当然了,最理想的事情还是有一个非常配合的对手——李过的骑兵在战场上来回奔忙了好一阵,现在已经疲惫不堪,人还能强撑着,可马已经吃不下了。不少战马都在口吐白沫,打完这一仗差不多也就累死了!现在根本冲不起来,只能像步兵一样,列一个密集阵形勉强自保。
可是这伙打着吴三桂旗号的骑兵又怎会给李过完成阵列的时间?不等他把部下的人马聚拢,就发起了山崩海啸一般的冲锋!并不是千余骑一拥而上,而是以四五十骑为单位,发起车轮冲击,一阵接着一阵,都冲向同一个方向。而且冲完即退,并不恋战,将冲锋的通道让出给后阵继续攻击。
这就是吴三桂的亲兵夷丁突骑最常用的战术,是足以和八旗劲旅当面对攻的打法!而这群打着吴三桂帅旗的骑兵控马冲锋的本事,也不是孙应元率领的西贝货能比拟的。只见他们先是控马快走,而后又是小跑,再后来则是越来越快,冲出了动如雷霆的气势!
冲在最前面的是一个灰布罩袍下穿着长身铁甲的壮汉,正是那日趁着风雨,带着数十骑溜到正遭围攻的天津北城外三十里的壮士。这会儿正夹着一支冲阵用的马枪,和七八骑同样打扮和装备的吴家骑士,并肩而进,呼喊声中,就如墙而进一般,正正的撞进了李过所部还未聚拢的大队当中!
骑兵冲阵用的长枪都是特制的,早年称为马矟,矟身柔软,具有弹性,可以抵消快速运动的马矟击中目标所产生反弹之力。到了明末,马枪制作的就比较马虎了。不过骑士们也有对应的办法,就是夹着马枪,和敌人一接触就要送开。同时再用根绳索拴住马枪的枪纂,这样把刺入人体的马枪再收回来了。
这位吴家军的壮士所持的马枪已经撒手。但是挟着战马奔驰所产生的巨大冲力,这柄长枪还是将一名大顺军老营的骑士从马上生生撞了下来!枪尖透胸而出,那大顺军的骑士连惨叫都不及发出,就已经一命呜呼。
吴家军骑士全力冲阵的巨大动能,并没有因为这一枪之刺而衰竭。因为对手的骑阵过于松散,根本阻挡不住快速冲击而来的甲骑,所以就被他们直透阵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