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四暗自叹了口气,转身就出了唐通所在的壁垒,去招呼自己的部下了。
他现在被唐通提拔,当了游击将军,还统带千把个老卒,也不用顶上最前线,只要在后面督战就是了。至于顶在最前面的,当然都是拉来的民伕,也不论丁壮老弱,也不管是贫农还是士绅,都一人发一件兵器驱赶上了前线。天津卫北城的这一战打到现在,可算是把周围的老百姓祸害惨了。
……
七八千唐通部的乌合分成八阵,每阵都是一个营,面对着从天津卫北城出来的明军,一字摆开,干等着挨枪子儿。其中每营约有百人是督战的老兵,处于阵后,其余都是强征来的炮灰。刚来的时候,许有些人还存着搏富贵的心。可是几日苦战下来,死伤不论,便是完好之人,也已经累得脱了层皮,哪儿还有力气作战?现在看见城中开出来的明军铁甲骑兵,全都腿肚子发颤,还没接阵,就有人哭闹着要逃跑。
不过这些逃兵轮不到单列了,一个大横阵的唐老四所部出手,自有各营督战的老兵去解决。
唐通现在采取的战术,其实就是典型的流寇打法。以老营精锐驭乌合。乌合在前,老营在后,最后还亲兵家丁。一级杀一级,一级压着一级。
唐老四的一营老兵在这个“督战链”上属于中游,前面还有分在各营的老兵和各营的炮灰乌合两层。在老四背后,还有唐通的四五百家丁。
在通常情况下,唐老四的这一营老兵是不会投入消耗作战的。他们可是再次扩充的种子!唐通只要保住他们,将来只要裹挟到丁壮,就能很快把部队扩充起来。
不过今天的情况特殊,李过已经下了严令,要不惜一切牵制住天津北城的明军。所以唐通已经给唐老四下了命令——实在扛不住的时候,就退到那座用填了泥土的草袋子堆起来的壁垒之中,大家一起死守待援。
只要扛到南城那边打完,李过、李岩自会带兵来支援的。到那时无论朱贼太子有没有走脱,唐家军都有个苦劳。至于打败仗,那是不可能的,唐通和唐老四都不相信,明朝的大势已经去了,这是没有办法的。
……
“tnn的,都什么时候了,怎还用这种套路?”
举着个大木楯呼哧呼哧行进的闯逆降兵小目头,看见前方服色各异,阵形也乱哄哄的大顺军,忍不住就骂了一句。他和他的二百多弟兄是被明军硬押上战场的,而且也没给兵刃,人手给了一张大木楯——朱慈烺还挺有道理的,给木楯是为了恪守诺言,不让他们和昔日的兄弟刀枪相见。现在只有木楯,没有给刀枪,这说明朱大太子言而有信,值得一生信赖。
对于朱慈烺的这番说词,闯逆降兵小目头当然是不服的。不过不服只能摆在心里面,脸上还得装出一副心服口服的样子——他是诈降嘛,当然得奸诈一点,不能让朱慈烺识破了。
可是当降兵小目头上了战场,看见对面大顺军乱糟糟的阵型,心里就是一阵郁闷。大顺都是天下共主了,怎么还用流寇战术呢?这些被逼上战场的老百姓准是在天津卫城周围抓来的。这一仗打下来,天津卫还不打成白地啊!
咚咚咚……
一阵紧似一阵的战鼓声在降兵小目头耳边响了起来。他扭头一看,一营火铳兵已经在他身后列队完毕,列了两列横队。其中前排的火铳兵所持的火铳全都上了锥刺!
三尺多长的套筒锥刺,刺头都用了好铁,泛着寒光!而持着这些火铳的都是没胡子的太监兵,却个个挺胸凸肚,目露凶光,看着好像比李自成的御营亲兵还牛气……
“tnnd还叫不叫人活了……”降兵小目头低声骂了一句,收起了战场倒戈的心思。
二百几十把锥刺抵在背后,谁tnnd敢倒戈?而且降兵小目头的手下连把修脚的小刀都没有,就一张死沉的大木楯。这玩意儿防箭可以,肉搏战中可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