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第17章 忽悠之孙和鼎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17章 忽悠之孙和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忽悠之孙和鼎(1 / 2)

孙元化的几个儿子自小受到熏陶,也精通火器的制做,其中以孙和鼎最厉害。因为孙元化被朝廷冤杀,也难怪孙和鼎见到自己并无多大触动。

听孙和鼎回答,朱慈烺接着道:“我听汤先生说孙先生精通火枪的制造之术,我大明正好要铸造一批火枪,以抵御关外鞑子,因此想聘请先生相助。”

那知孙和鼎听了朱慈烺的话后,立刻摇了摇头,道:“先父临终前曾有遗命,令我们兄弟终身不得出仕为官,在下实在不敢有违先父遗命,故此不能从命,还请太子殿下见谅。”

因为孙元化生前加入了天主教,汤若望给临死前的孙元化做了最后的弥撒,在这最后时刻,孙元化请汤若望转告三个儿子,不要因为他被冤杀而抱怨朝廷,不要当官,把他的遗作整理出来传于后人。

听到孙和鼎一口拒绝,朱慈烺表示理解,当然他也不会就这么放弃,接着又道:“本宫也曾听闻过孙大人的才能,被奸臣诬陷身死,真乃国之损失。”

朱慈烺的这句话,让汤若望和孙和鼎心中震惊,没想到当今太子殿下,小小年纪居然有这种见识。

特别从他口中说出奸臣二字,在场所有人都知道,殿下口中的奸臣指的是谁,那可是当朝内阁首辅,温体仁啊。

朱慈烺想重建大明火器,必须要找到一批精通火器的科学家,比如徐光启。可徐光启这位科学巨匠已经去世几年,与他错过了。朱慈烺第二个想到的人是徐光启的学生孙元化,但孙元化居然在前几年因为登莱之变被朝廷杀了!

孙元化,这是一个被历史埋没的人才,如果他没死,收复辽东未尝不可。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他学贯中西,并且青出于蓝,他潜心研究西洋火炮,明末独一无二的火炮制造和弹道学的专家。他任登莱巡抚时,甚至组建了一支拥有27名葡萄牙人炮手的外籍军团,算是大明火器部队总司令。

野猪皮努尔哈赤带着八旗军在辽东所向披靡时,是孙元化带去宁远的十一门红夷大炮,将八旗军轰的发懵,成就了著名的“宁远大捷”。野猪皮“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唯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八个月后,在郁闷中死去。明朝文武百官则为这场关键胜利欣喜若狂,一门主力大炮,还被皇帝封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

后来孙元化得到重用,他雄心勃勃,想练就一支掌握火炮、战术先进的劲旅,收复辽东。可惜的是,一场历史意外让孙元化的宏伟规划和强军之梦破碎,“一只鸡而引起的兵变”,让他麾下的孔有德等人叛变,登州沦陷,孙元化被叛军所执,自刎未果。

孙元化被俘后放归,被政敌余应桂、李梦辰、路振飞、温体仁等人陷害,被逮捕下狱,最终遭到冤杀。孙元化的死,让后金成了最大赢家,在崇祯五年,著名汉奸孔有德和耿仲明,带着数百艘战船和大量娴熟的西洋炮手,渡海投奔后金,这支明朝最精锐的火器部队的叛逃,使明、金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后金如获至宝,皇太极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这一刻,他有了入主中原的本钱,以后,满清用缴获与仿制的火炮,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入关后,在与李自成的农民军交锋中,火炮更是大显神威,农民军此后避之不及。如此人物,死于党争,真是令人惋惜。

而未来明军用精良的火器与冷兵器的满清打一场非对称战争,那一边倒的压制,想想都有点小激动!

“小爷.”吴忠小声的提醒朱慈烺,想让他说话注意一些。

这位吴忠,差不多二十岁,是朱慈烺的伴读小太监,也是端敬宫的首领太监,平日负责照顾朱慈烺的生活,人如其名,吴忠对朱慈烺忠心耿耿,他虽年龄不大,却很清楚,太子殿下是他的未来,将来殿下登临大宝,自己就是从龙之功,会与曹化淳、王承恩等大佬一样,位列太监之首,走向人生巅峰。

朱慈烺并不觉得自己冒失,接着道:“怎么?构陷忠臣,他温体仁不是奸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