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萧煜也只能报之以苦笑。
现在大唐的商人虽然地位比以前要高些,但人们依旧十分鄙视商人。
就连朝堂,也对他们进行了诸多限制,使得他们地位低下,赚到钱但还是被人瞧不起。
唐朝初期充分继承了隋朝的各种领域基础上,有效的发展淮南地域的农耕产业,隋朝时曾花费大量人力资源开凿大运河,引江淮两水贯通南北,形成大型水运交通。
隋亡唐初,唐朝人在此运河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与贸易,特别是在水利设备修建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
随着大唐盛世越发繁荣,商贾群体人数越加增长,这时当一些富商大贾积累下大资本后,则不再满足于传统正规的行业,逐向偏门发展,利用自己的资本与人脉资源,做起土地收购兼并,勾搭地方县令官员,招收奴才恶霸对百姓放高利贷,在市井里设立赌庄等,以此赚取更高利润后,则开始向权力方向渗透。
商贾群体大体可区别为工商地主、豪商、中阶商贾、小商贾、盐商、米商、茶商、珠宝商、药材商贾、行脚杂货商贾、官商、私商、本土商贾、坐商、外族商等多种类型的商贾,他们各司其职,掌管自己的商业领域,从而形成唐朝的经济体系。
而中阶商贾们还是规规矩矩的从而日常正规行业,但受大众人观念影响,处处受到冷落藐视与欺压。
有的农民认为商贾不务正业,收入得来不纯,故此对其态度不好,部分读书人则看不起商贾,认为他们靠小手段谋取钱财,做人不够光明正大,故此对其不屑。
所以在百姓眼里,商贾通常只是富而不贵,特别是大唐律法有规定:"参加科举之人,不得含有工贾殊类"。
所以选择做书生的人不得有商贾身份,故此当时的商人与文人、官员是受明令区分的。
商人一直是受歧视的存在,这让萧煜很是不解,一个国家的发展,少不了这些被他们鄙视的商人,然而在那些官员眼中,无论多牛逼哄哄的商人,见到官员都必须卑躬屈膝,不然他们有无数种办法整你。
当然,不是每个商人都地位低下,比如在长安,那些官员就不敢随意得罪那些商铺的老板。
因为能在长安开商铺,背后基本上都会有某个权贵,而像那些没有后台撑腰的,最后都被整没了。
就像长安的文书斋,如果不是萧煜最后帮忙的话,恐怕那店老板只能乖乖卖掉产业,然后灰溜溜的离开长安。
反正在萧煜眼里,只要是做正经生意的,那就不应该受到这种待遇,因为钱在他们手中,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萧煜一左一右分别牵着李铁心和临川的手,非常严肃道:“两位夫人,为夫可得纠正你们一下,这天下各种事,都离不开钱,就连上香拜佛,要是没点香火钱,这佛祖都懒得理你,这就叫万物向钱看齐,我佛不渡穷逼…”
“噗嗤,你这是什么歪理啊!”临川笑出了声,然后伸手在他胳膊上用力一掐。
“这哪叫歪理呢,只要赚钱的路子正儿八经,那就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