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高昌屠城一事太过恶劣,陛下决定削去侯君集爵位,卸掉其所有职位,收监在大理寺一年,一年过后,再另行复用。
这个责罚其实不算严,虽然削去了爵位,但时间上只有一年而已,一年过后,侯君集从大理寺出来,又是一条好汉。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侯君集怎么说也是大唐的一员虎将,而且还是为大唐立功而入狱,这样的责罚下来,难免会给人一种兔死狐悲的感慨…
萧煜虽然很想替侯君集求情,但是圣旨已下,要更改明显是不可能了,要是强行直谏,怕是会把自己也给搭进去,萧煜不是魏征,不可能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所以,他也只能默默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下午时分,房玄龄在尚书省殿中继续处置国事,而萧煜则是在偏阁坐下,继续挑选奏折。
一天的工作时间差不多快完成,马上就是下班时间了,萧煜坐直了身子,伸了个懒腰,开始考虑该如何跟李治打好关系。
几个月前,李承乾忽然患上腿疾,又打了老师张玄素,这事直到现在,都还未没平息,依旧有不少大臣向李二告状,要求他惩戒李承乾。
毫无疑问,这时候跳出来打小报告的,肯定是魏王一脉的人,这是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的事,只不过现在他们都在等,等谁能在这种对弈中分出胜负。
萧煜自然没他们有这么多顾虑,因为他很清楚,目前没有陷入斗争的李治,才是最后的赢家。
如果在大家都不知晓情况的时机下为李治提供一点政治投资,那以后会得到什么?
萧煜无法想象,但是他清楚,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此刻一点微不足道的付出,却能得到丰厚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他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和李治打好关系,因为时间可不多了。
“仲卿,时候不早了,你先回去吧。”
这时候,房玄龄从殿中出来,一见萧煜还坐在位置上,便笑着说道。
“房相,下官告辞。”萧煜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便离开了尚书省。
离开之后,萧煜并没有急着回府上,而是一扭头,往国子监而去。
李治现在要在国子监学习,毕竟国子监在大唐就相当于皇家学院,属于国家公办的贵族学校,其他人想进还不一定能进。
而且国子监是当今读书人心中的圣地,里面的授课老师要么是当朝大员,要么就是当世大儒,要是能和他们扯上关系,那对于官途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助力啊!
李二曾经下令,所有皇子都必须要到国子监学习,而除了皇子,其他人要么是世家子弟托关系进去的,要么就是小有名气的文人士子,有了不俗的表现被当地官员举荐进去。
国子监距离尚书省还是有些路的,萧煜走了近半个时辰后,才到了门口。
国子监值守的人不认识萧煜,一见有个年轻人过来,还以为他是国子监的学生,立刻伸手拦住他,面无表情道:“国子监闭学,外人不得入内!”
“不是,我找晋王殿下…”
“晋王殿下有事出去了,不在国子监中。”值守将士道。
“出去了?”萧煜一愣,看了眼紧闭的大门,只得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