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苦心劝诫(2 / 2)

侯君集不再说话,而是慢悠悠地走上了墙头,看在墙上干涸的鲜血,他轻轻叹了口气,道:“镇守西州,当真是九死一生,小娃娃,苦了你啊!”

萧煜眼角一抽,心情很复杂。

说实话,侯君集的提议他也很心动,毕竟他说的没错,李二对征讨西域一事很上心,否则也不会布局这么久。

以大唐王师目前的威势,扫平西域是迟早的事,侯君集邀请他一起,确实是相当于白送一份功劳给他。

但是这份白送的功劳,萧煜却不敢领。

在历史上,侯君集在灭掉高昌后,在未奏请李二的情况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

手下将士们知道后也开始盗取金银珠宝,侯君集害怕自己做的丑事被揭发,于是不敢治将士们的罪。

但是大唐一向是以仁义治国,侯君集这么做或许没错,因为很多武将攻下一座城池后,都会各种烧杀抢掠。

但侯君集错就错在私自发配无罪之人,这可是只有一国之君才有的权利,他这么做就是逾越了皇权。

班师回朝后,司法官将侯君集下狱,幸好中书郎岑文本以为侯君集是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于是上书李二请求将侯君集释放。

而侯君集自以为立下大功却因为贪财而被囚禁,感到非常不快。

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侯君集心里不痛快,正巧太子李承乾想搞一波大事,两个人一拍即合,就联合起来准备推倒李二的统治。

只可惜他们没有李二的果断狠辣和一大堆谋士猛将,所以起义算是失败了。

自古造反都不可能有好下场,抄家灭族都算轻的,但是李二念在侯君集有功的份上,只斩了他一人,至于他的家人,只做流放处理,和其他帝王相比,李二的做法已经是仁厚到不能再仁厚了。

所以此刻,萧煜真不想和他扯上什么关系,在长安和程咬金一众老将喝酒时,他也和侯君集保持着一定距离,因为这个人太有功利心,居功自傲,上一个身怀滔天巨功,并且居功自傲的人已经化成灰了,没错,那个人姓李名广…

人活一世不容易,特别是在这等级制度森严的大唐,随便一个举动都可能是逾越礼制,然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

若是他现在答应了侯君集的邀请,那李二论功行赏的时候,难免会思量他和侯君集之间的关系。

现在或许没什么,可一旦侯君集犯了事,那这份关系很可能就会成为催命符。

一切都得小心点,萧煜现在的功劳已经够大了,再得些其他功劳似乎也没啥用,毕竟他年纪这么小,有时候功劳太大,反而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凭良心说,侯君集对自己似乎还挺不错的,不说其他时候,单单是刚刚那番劝诫言论,就分明已经将他当作了侄子对待,这份心意,已经和程咬金他们不逞多让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