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这些流行极广的歌曲,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却毫不陌生。因为,就是在当年,曾经流行过,传唱过;曾经激情过,感动过。虽已过去,但并未消失;虽已久远,却更弥足珍贵……
“后来,在这场表忠活动基本上结束以后,大队便抽调我和小玉、志琼等到大队的菠萝场去,组成良荔大队的泽东思想宣传队。可见,在那个时候,我们生产队的表忠宣传活动,在全良荔来说,确实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几乎是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地步……”
大家畅谈了近一个小时的光景以后,七妹王卓最后像是作为总结似的说了后来的一些最后的结局。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我并没有像他们那样,一块积极地投入到这场表忠活动去的真正原因,主要就是:
一方面,我跟他们在年龄上来说,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差异。似乎就是在一段时间内,还很难与他们合群,而放下“架子”去进行一起排练和演出。
另一方面,主要就是我一向以来,对于参加集体所搞的此类文娱活动,常常都不大感兴趣的原因有关。
特别是,再也不愿像在学生时代那样,重新再去进行抛头露面,四处显露头角了。但是在平日里,我却总是曲不离口,歌不离嘴。有时候,还一边行走,一边随时都喜爱哼唱一些当年所流行的歌曲……
尤其是,当年那些革命样板戏中的不少京剧唱段,我甚至能一大段一大段地只字不漏地唱出来。由于我能够做到滚瓜烂熟,甚至做到能够可以随口而出,且唱时的声调不但准确,且吐字也尤为清晰。
于是,当时就有人曾经多次向队里的宣传队进行竭力推荐,但全都让我婉言地谢绝了……
到了后来,由于七妹王卓在宣传队中的出色表现,在被抽调去大队菠萝场后不久,由于当时良荔小学一时缺少老师,学校还招聘她去暂时进行代课呢。
到了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在修建枝柳铁路大会战当中,她又荣幸被抽调去枝柳铁路,参加指挥部所成立的文艺宣传队。并且,在队中曾经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修建枝柳铁路大会战回来以后,又马上参加了疏通与治理南流江的大会战。并且,还一样地是被选为指挥部文艺宣传队的队员……
另外,我的侄女小云,在高中毕业以后不久,就被县文艺队选中,当了一名县文艺队的专业演员。并把这个作为了自己终生的职业。这是后话。
她们俩人,最后之所以能够在后来的文艺表演方面,有一定的突出表现。完全跟当初参加队里的“表忠”活动,并能够在其中得到一定的磨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其实,当年所开展的这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表忠活动,实际上就变为是七妹和小云她们后来能参加文艺队,并能够有所作为的话,“表忠”就是最初的尝试和成功的启蒙。
可见,那场声势浩大的表忠活动,客观上也算是起到了在培育文艺方面的不少突出人才上,曾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显然,这就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正是:
回首表忠记忆新,带头演练够真情;
客观培育人才出,人生难逢当年景。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