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仔细地看了他的货以后,我们便讨价还价起来。最后,我便一口咬定,五块钱八条杉木我都全部要了。虽然,这些杉木行的口径比较细。但做行条还是可以的,就是得要适当摆密集一点。
当这桩生意做成了以后,他便在我的指引下,担到我放石灰块的地方去。随后,就付了款给他。
后来,我又到街上到处去走走看看。毕竟,也有七、八年时间没有来过此地了。当年,我还是只有三、四岁而曾未懂事的时候,就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但是,却在我印象当中,甚至连个影子都没有留下……
一直到了中午过后,我们便走到一间粉店内,兄妹俩各人吃了碗冷粉以后,便准备挑石灰块回去……
大家可要知道,当时赶墟入市回家的时候,大家通常都会集中去到其森的铺头内,或是志一开药材的店铺里面放东西。并通常都在那里等候一回,才一块返回去的。
此时,我只见运荣他们那帮后生,也差不多都全都到齐了。于是,他们便主动地提出,大家帮我把那几条杉木行顺路帮挑了回去,以免得以后又得要来进行多搬运一次。
我真是万万料想不到,开始不便进行难为他们。他们怎么也得要帮忙我顺路挑回去。此时,只见他们有的担两条,有的担一条,四五个人便把这些杉木全搬光了。
其实,这些杉木行都是很轻的。小些的两条最多才四十多斤。大的一条也不过二十多斤。此时,我真是盛情难却,又确实感到不大好意思,于是就对他们说道:
“真是不好意思,又得辛苦和麻烦你们,大谢谢你们了……”
“没有什么,大家都是希望你能早些把房子盖好,在今后我们晚上也可以有个好玩处……”
此时,运荣这么一说,似乎是在代表众人说出了各人的心里话一样。
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帮助我从二十华里担行条回来的,就是运荣,其培,志琼,小玉,志来,二妹等村子上的这些年轻人……
在回来后的第二天,我便利用生产队出工时间,和尹妹两人一起,进行及时地搅拌好“三合土”。然后,便挑水进行细致地搅拌。
其实,对于干这种活儿,我在凤山食堂工作的时候,就曾经多次地干过,可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的了。大概两人一起干了一个上午后,便把要筑墙的三合土全都合格地拌和好了。
此时,十六公在旁看了后,脸带笑容地对我说道:
“王飞,竟然想不到你还这样内行,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于是,我便笑着回答他说:
“不,任何事情,只要慢慢地开动脑子去学,其实,什么都是能学会的……”
到了第二天早上,我便独自一人,再进行一次更为细致地搅拌。也就是农村人通常所说的“转浆”。随后,我便把它搞弄成一长垅,以方便它尽快干燥,能尽早进行筑墙脚盖新房子,以实现我的“家园梦”。
下午,我走到上村运琨家里,向他借了一个灰沙砖格回来后,就独自一人再进行打好那几十个灰沙砖,准备以后在楼下的房中,进行砌放谷仓兼睡床的时候能够使用。
正是:
墟日兄妹挑石灰,偶然买得杉木材;
村上后生出大力,众人帮忙挑回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