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接下来大家便是你一言,我一语,且毫无拘束地诉说着一些天南地北的话题……
就在这样不知不觉之间,便又过了一个多时辰的光景。此时,我便突然地说起,得要趁现在的天色还算早的时候,得要马上抓紧起程赶回老家去。
可是,他们怎么也不肯再让我立马就走。于是,便苦苦地恳求起我来,一定要留我在这里住上一个晚上。并且,还老是在反复地都是说那句话:
“难得来一次呀……难得来一次呀……”
于是,我便在他们如此盛情难却和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便只好“客为主便”地听从他俩的精心安排了……
就是这样,我便只好安下心来,在宗徽家里住了一个晚上。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我刚刚醒来以后,就打算趁着早晨天气比较凉爽,争取能够快点步行回去。你可要知道,此时我已经是归心似箭了。
当我和他们说了后,他们还打算让我吃完早饭才回去。可是,我已经拿好那些简单的行旅,当即便辞别了他们。再次重新踏上回归故土的路途上去……
我在与他家里人一一告别之后,宗徽他便依依不舍地一直伴送着我一块过了合江大桥以后,才独自返回故乡的路程上去……
当我过了合江大桥以后,便踏上从合江返回老家所常走的那条最近的山间小路。这条小路对于我来说,其实是已经算得是最为熟悉不过的了。
你可要知道,当年就是在那个交通不发达,或不经过东平又要往北步行的那年代当中,人们来合江赶集都是常常要走的这条必经的小路上的。
我清楚地记得,就是在解放前每逢去博白县城,我就已经在这条山间小路上来回地走过好几次了。就是在解放后的1952年尾,我和伊妹在坡嘴叶五哥带路去凤山的时候,也曾经是走此条小路去的。
后来,又在1957年和1961年两次返家当中,我每次从凤山来回的时候,也都是走此山间小路回来的。因此,这条山间小路,对于我的印象实在是大深刻,且又大熟悉了。
特别是,在必须要经过那座狮石岭脚的时候,这座在博白境内都闻名遐迩的名山和大岭,更是在每一次当中,都曾经给过我一种极其浓厚的兴趣和一种特殊的感情。因而,我也为我们家乡曾经有此名川大山,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近年来,我又听旁边人说起过,现在博白县旅游局已经规划将狮石岭一带划定,即将投资把它开辟成为博白的一个旅游圣地了。因此,每天都将会有为数可观的游客到此进行观光。以后,也许就可以和南流江畔著名的宴石寺风景区相互媲美了。
不多时,便路过狮石岭脚。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有意识地放慢了脚步,不时在左右前后地环视这座县内的名山。
顿时之间,我才发现这座山的确雄伟且崎岖又险峻,可真是名不虚传。它简直就像是一座席地而卧的一头雄狮一般,横躺卧在一个宽阔的田垌之中。
还听人们传说,在上山之路当中,就只有唯一的一条狭小的小路能上去,而且是又十分崎岖和难走。此时,在我的心中,顿时之间,便冒出这样的一种莫名其妙的想法来:
“唉,反正现在我也没有多少的好心情,去细心欣赏和品味这幅美丽奇特的大自然景观。心中只是在想争取如何才能够尽快地回到家里去……”
于是,我便马上加快了行进的速度,继续往老家方向走去……
大约是将要到了十点多钟的时候,我便回到了蛇龙岭。此时,我便往东边一看,就马上看见了岭岗排九老姑家那片白色的新屋场。你可要知道,要是在以往的我,就非得要进去玩玩不可。
可是,一方面,在今天我的确没有什么思想上的准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我确实再也没有了以往那种欢快的心情了……
等待过了蛇龙岭以后,便行到了三世祖岭旁边的两盘岭地界了。
我曾经清楚地记得,在这里它曾经是二十年前,我小时候在家里和亚六其命几乎每天常常放牛必到的地方。
而现在,我所能够看见的,除了国营东平农场已经用拖拉机开垦,并种植上了不少橡胶树。以及不少已经生长起来的那些高大且又浓密的小桉树之外,而其它,还是已经跟昔日仍然大不一样了……
当我经过两盘岭的山岗时,一眼便看见上高屋那幢熟悉大门楼,和我们家那幢已旧的两层楼房。它们简直就像是石湖坡村子上一座像征性的建筑物一样,仍然巍然屹立在村子里。现在,它已经隐隐约约清晰地呈现在了我的眼前……
也许,是由于村子上的人已经收工回来吃早饭了吧。此时,在村子上的四处全然都是静悄悄的。只是还会偶然地看见村子上的看牛人,正牵着牛朝着始公坝的方向去进行放牧。
于是,我便自然而然地加快了行进的步伐,迅速地走进到村子上去,马上便回到了家里……
正是:
约好宗徽一块归,途中拉我他家回;
盛情难却来招待,难料日后错与对。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