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我的印象当中,初次到新阳路、朝阳路的时候,总觉得这些街道到处都显得十分杂乱无章,排污又十分差。尤其是,在朝阳街道旁边有一条有名的臭水沟,简直就是臭气冲天,老远老远就可闻到一股极端难闻的气味。
难怪,当时南宁市民大都是这样地去形容它的:
“这条‘朝阳沟’,它简直要比老舍先生所描写的北京的‘龙须沟’更臭更脏。可以说,要是与‘龙须沟’相比较之下,它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是,就是在这里,却聚集和居住了不少贫民百姓和外来人员。他们都是全靠在平日里,进行做街道上一些小本生意中的小买卖,去度日子的。这里无形之中,就成为了南宁的地地道道贫民窟。因此,它给予我的印象就特别深刻。
后来,我从与他们几次的交谈当中才知道,原来他们所说的话音,全然都是带有博白、陆川一带的客家话音的南宁话。从而便知道,他们都是我们那里地地道道的乡里乡亲啊。
过不了多久,我居然还会识认有几个东平公社富新大队竹根山一带的家乡人,他们都是一些跑到这里进行煮“糖糕”卖的小生意人。我有时候还听他们介绍说过,在这里做一些我们家乡特色风味的“小食”这类小本生意的小买卖,还算是挺火红的哩。
当我在新阳街上行走的时候,情不自禁地令我惊奇的,就是看见有不少人,一摊一摊的在大街小巷的两旁,摆放着不少小型的切烟刀在帮人进行加工烟叶。
你可要知道,在这里进行加工的烟叶,简直就成为了当年南宁一个新兴的行业了。他们往往就是靠利用这种小手艺,帮别人加工一斤烟叶只是收取两毛钱的加工费。这对于一般低收入的人群来说,算是付得起这样便宜的加工费的。
可是这样一天下来,他们一般收入的加工费可有多则四、五块钱,少则也有两、三块了。于是,便在无形之中,所能够争到的这点小钱,要是节俭一点的话,也够上一家几口人平日的花销和节俭点地过日子的了。
正是:
来邕转眼一月余,晨出晚归街市去;
到处逛荡长见识,邕城景况方得知。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