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解放前,他在家乡三水曾经行医和开过中药店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你可要知道,老话常说,“中医越老越吃香。”嘛!
此时,大家相互见面客气一番以后,我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相互之间随便地聊起了家常。后来,三叔公还特别地问起外婆的身体状况,家里和家人的情况,我都一一和他细说了一番。
他都很专心地听,不时还问这问那。从这几分钟的接触可看得出,他是一个态度随和、文雅健谈的人。
一会儿,我呷了一口三叔公递给我刚泡好的乌龙茶,边进行慢慢品尝,觉得有一股异常的香味。你可要知道,这种乌龙茶真不愧是一种名不虚传的中国名茶。
虽然,我是一个一贯都不喜欢饮茶,没有品茶的习惯和这种爱好的门外汉。但是,今天作为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且得到能品味如此高档的名茶的盛情招待,这是平生以来,还可算得上是第一次呢……
我随意地在房间的四处看了看,发现除了在大厅的正中央,时尚地张贴一幅身穿绿军装,佩带红卫兵袖章的主席像。并且,在像上面印有林副统帅的亲笔写的“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万岁!万岁!万万岁!”;又在像的两旁,配上的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泽东思想!”的一副对联。
就是在大厅的左边墙壁上,正挂着一些放大后的家庭几代人的照片。我粗略看了一眼,发现在照片上我认识的人,却一个也没有。并且在这其中,还挂了一幅李时珍的画像,和一幅人体的穴位挂图。
在大厅的右边墙壁上,挂的是一些长条幅的手写工艺草书和山水花鸟之类的国画。从整个客厅的布置和摆设,明眼人一看就不难判断出,屋主人不但是一个中医学专家,而且还是一个热爱书法和国画的收藏爱好者。
2012年9月间,我在三叔公的儿子黄思判所写的回忆文章的一首诗词当中,知道他一生的一些情况……
原来,三叔公的名字叫做黄悌君(1901年—1971年)。他出身于医学世家,一生从医,辛勤工作。他在1928年6月,毕业于“上海私立东南医科大学”。早年,曾为其父黄恩荣(即我外公的父亲)所著《唐千金类方》一书作校对。
晚年,在广州中医学院主持编写有《中医诊断讲义》、《中医中级简明诊断学》、《上海中医专科学校讲义》、《医药学》等中医教材。并且为培养医药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从而可以看出,他对于中西医学,的确是有较深的造诣……
正是:
文雅健谈三叔公,身体硬朗脸色红;
大厅摆设俱特色,热情接待心轻松。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