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还有刺老芽、香椿、小根蒜、野芹菜……
七八月开始,山里头的菌子就更多了,什么榆黄蘑、草蘑、榛蘑、羊肚菌、鸡冠蘑、红松蘑,应有尽有。
九月十月的时候,猴头菇也慢慢长出来了,冻蘑也有了。
她就跟那些婆娘说了,只要是可以吃的蘑菇,只要他们愿意上山去采,自家就收。
“现在这时候有冻蘑跟猴头菇不是?”她与山娃子说,“若是村子里的人愿意吃这个苦上山去整这些蘑菇,我家都是收的,还有那什么桑黄,我也要啊!
所以你们也不用担心挣不到钱啥的,你们这里当真是山好水好,从前没有人要这些东西,可现在我多多都要,只要你们勤快,就不怕挣不到钱。”
山娃子一听这话,就更高兴了,“东家娘子,你家真的收啊?如果你家真的要,那我下午就叫上人一并上山去了!”
虽说是大过年的,但现在雪就不怎么下了,若是能够多弄个几十文钱的,那也是好事儿不是?
且过了大年初五,大家伙儿基本上就不走动了,都在家里猫冬呢!
可他们这里冬日长,四月底都还是冷飕飕的,若是一日日的都在家里窝着,那也不是事儿啊!
若她家真的收这些东西,他就每日上山去,指不定还能靠着这个冬日挣个二三两银子呢!
“要,多少我都要。”苏桃道,“我家原先就是收药材收野菜起家的,这边的野菜好、药材也好,南方多的是人喜欢。
不过你们上山的时候要小心些,莫要摔着了。”
“东家娘子,这个你放心,我们自小就是跟着爷奶、父母跑山的。”山娃子说,“以前也有人收这些东西,但是不多,价格也不高。
我们就是在地里头刨食儿的,不是打猎就是挖药材采野菜,能挣一点儿就是一点儿。如今东家娘子厚道,我们更愿意上山采去!”
他说着就仰头看了看天,见天儿是真的放晴了,就道:“东家娘子,这会子天儿好,我也不跟你唠嗑了,我回家拿东西上山去!”
说罢,他就给苏桃鞠了一躬,然后撒丫子就跑。
看着他这个样子,苏桃当下就想起了当年李青山腿好了后每天都早出晚归的模样儿。
“这山娃子啊,不光勤快,还能吃苦。我估摸着都用不着两年,他家的日子就能红红火火的了。”
段嬷嬷也是这么想的,“可不就是么,不光勤快,还知道感恩呢。”
倒不是自家看上了他这块肉,而是他们这几家人都能惦记着自家主子主母的好,这就说明他们心地不错。
“等来年他们真的做起来了,我估摸着这村子里的人也就有很多人跟着干。”段嬷嬷一想到那个场景就很是高兴,但是多多少少也有担心,“但主母,老奴也担心会有人存了不好的心思要搞破坏。”
不管是什么时候,黑心肝的人总归是不少的。
这些人压根就不是什么好人,也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
苏桃对这一块并不紧张,“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会有这样子的人存在。当初我们在桃花村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子么……”
若是见不得他们好的,迟早都会动歪心思,“我们呢,也不用管他们。现在朝廷对老百姓的支持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