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〇七 相(1 / 2)

张超言三两下就被干挺了,挂着首辅的名,天天在家养病。

而且还不是装病,是真病。

虽然闽浙的事物也很繁杂,但起码他说了算,而且久在本地,累积起了官声,事情好办得多。

但到了朝中,写错一个字都能被骂到祖坟冒烟,这种压力谁承受得了?

这下可伤了大德,今日早朝哪个官员扣子没扣好,某地竟生出了白鹿,各军今年该调拨多少粮食等等。

不管大事,还是小情,都得柴宗训亲自过目。

每日天没亮就看奏折,白天找各有司商议怎么处理,晚上一一批阅,柴宗训哪过得了这种日子。

先前为避免朝中出现次辅与首辅争斗的情况,所以钦点了柳开。

这柳开吟诗作赋,文学批判可称一流,但处理政务嘛,实在是一言难尽。

刚刚朝中死了十个重臣,官员更加捉襟见肘。

当然,捉襟见肘的意思不是官员数量少,是能入柴宗训法眼的实在不多。

转了一圈,柴宗训又将眼光放在杨家将身上。

辽东外围有朝日鲜明拱卫,扶桑也已尽绝,防卫任务已没有那么重要,正好将杨延定调入朝中吧。

下圣旨之前,柴宗训照例与慕容德丰商议。

慕容德丰举双手赞成:“皇上早该如此了,杨延定年富力强,处理政务经验也相当丰富,他若为首辅,朝局定然焕然一新。”

“辽东何人可经略?”

“可由经略副使魏文雄接任。”

杨延定将为首辅的消息刚刚传出,朝中又炸了起来。

他爹为边帅,两个弟弟是地方要员,还有个弟弟时常呆在皇帝身边,拱卫皇城安全。

这五个人,不管哪一个有异心,大周危矣。

还是张咏领衔上奏,从霍光到曹操到王与马共天下,再到杨坚李渊,他将所有权臣祸乱朝政,或者改朝换代的例子举了一遍,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