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逆宋> 一四二 都察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四二 都察院(1 / 2)

柴宗训的眼睛现在也盯着御史台。

正史上御史大夫可是位列三公,不属宰相臣属,不过各朝御史大夫不常设,大周也循例未设,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最高长官。

御史中丞区区三品,与侍中,中书令相差太远,所以非是中正不阿之人,很难与当朝宰辅抗衡。譬如刘坦,就成了赵匡胤的附庸。

目下御史台只剩了御史右丞符昭智带着几个巡按,已然形同虚设。

不光赵匡胤魏仁浦,朝中一些臣子也在上书劝谏柴宗训早日将御史台重新建起来。

更有那些科场出身的官员,请奏恢复御史大夫之职,由魏仁浦兼任,管保朝廷风气为之一振。

魏仁浦为人中正,的确是御史大夫的人选。

但就因中正,魏仁浦经常谏得柴宗训下不来台。其实他没错,柴宗训也没错,只是两个人的思想差了一千年而已。

好不容易废了御史台,柴宗训可不想将其重建起来让人和他作对。

御史台只能为他所用,不能羁绊他。

不如便仿明清之制,再加点现代的东西进去,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吧。

直接改的话,怕激起朝臣逆反心理。

柴宗训私下召见了御史右丞符昭智。

符昭智是符昭的九叔,先前一直在地方镇守,能够入汴梁成为御史右丞,全因上次柴宗训大封诸符。

“臣符昭智,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御史右丞是从三品,皇上偷偷召见,让符昭智有些惶恐。

“符卿平身。”柴宗训抬手到:“论起来朕还须叫符卿一声九叔,便请九叔勿要拘礼,今日与朕好好议一议朝中之事。”

符昭智执礼到:“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柴宗训问到:“符卿履新御史台已有时日,感觉如何?”

虽然御史台是纠核百官的,不过符昭智却很少上折,皆因大封诸符后太后再三叮嘱,一定要低调,勿使人嫉恨。

符昭智对到:“皇上,御史台上有中丞刘大人主事,下有一般同僚兢兢业业,臣也只需完成本职即可,所以还算适应。”

符家虽有像符昭愿那样脾气暴躁的,却也有不少性格平淡的,符昭智便是此类人。

看来这人没什么棱角,柴宗训直接说到:“因侍御史结党之事,朕欲裁撤御史台,不知卿有何想法?”

符昭智执礼到:“但凭皇上圣裁。”

这完全就是个工具人嘛,不过这样也好,柴宗训只需要工具人。

“朕恐直接裁撤会激起百官逆反,不如卿上个折子,主动奏请裁撤?”虽是试探,但也是圣旨。

符昭智抬起头来,见柴宗训紧盯着自己,便说到:“臣马上拟定奏折。”

“很好,”柴宗训说到:“朕预料此折一上,必会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符卿届时可要小心。”

符昭智拱手到:“皇恩浩荡,才有今日符家之荣宠,若能为皇上分忧,臣虽九死亦不悔。”

翌日早朝,太监万华大叫到:“众臣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符昭智当即站了出来:“皇上,臣有本奏。”

“符卿且奏来。”

“启禀皇上,臣奏请皇上裁撤御史台。历代以来,御史台虽为谏院,纠察百官乃至皇上错失,然流传至今,却逐渐沦为宰辅大臣争权夺利之工具,以至于主官御史大夫不能设。至本朝更有侍御史结党暗害朝中重臣之举,御史中丞刘大人更是趋炎附势被贬出朝堂。目下御史台已形同虚设,所以臣奏请皇上,将御史台裁撤。”

此言一出,底下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位列三公的御史台居然沦落到裁撤,怎不令人唏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