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病人体力支持不了那么久,我们大概只有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挽救这个病人!否则就只能放弃了。”
“二十分钟?!没有问题,小鲁,马上将肝脏拿去ct下检查,我的人工血管已经放置完毕!博士先生,还请你再次让一让,担任我的助手!”
“非常荣幸,不过我可跟不上你的速度,只能替你拉拉钩好了!”
“你是冷冻医学的大行家,有你在手术台上,我更觉得安心一点。或许,这是去年在你们研究所养成的习惯吧!”
陈群直接回敬了一顶高帽子,然后一个箭步就跨到主刀的位置,将杜德利博士挤在一边。这次他没有再发出任何指令,双手如飞般运动起来,不在是一系列简单动作的重复,而是一套更为流畅的行云流水的动作,犹如天马行空一样在患者的创伤口上方飞跃,以一种神奇的速度,将患者的肝动脉,肝胆管和其他血管做出了细致而层次分明的分离。
纵使赵雪技术提升很大,但依然需要卯足全力来配合他的动作,至于其他人,则是另外一个器械护士负责。
杜德利博士看到陈群终于放弃他枯燥无味的手法,展现出精彩绝伦的手法,也是好整以暇的在最近的距离尽心欣赏,只有他才清楚陈群每一个动作的含义和后续步骤。
如果说陈群向大众展示的是教科书般的模式,那他现在展示的,就是他真正的实力,深不可测,永不犯错,精确得丝毫不逊色机械的动作,让杜德利博士从心头生出一丝明悟,知道他为什么不会将这个手法传授给其他人。
原因十分简单,如果没有陈群式的空间结构思维,那学这套动作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直接将病人医死在手术台上。因为陈群的很多动作都是随机应变但又脉络分明,可以看出他的简洁大气的手法的影子,但更多的是他细腻繁复的个人风格的体现。
拥有同样想法的就是旁边的肝胆专家蓝秋雨院长,他才看了几眼,就完全看不懂陈群的手法有什么含义,仅仅只能从大方向来把握一下。他心头更是明镜一样,陈群的这套手法太过繁复,针对复杂的肝脏血管,胆管和支血管做出了错综复杂的配对交叉。
尤其最神奇的是,陈群在缝合中采取的是齐头并进的方式,同时对三根导管和六七根血管和支血管进行吻合。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将所有结构最佳地搭配在一起。最大的坏处也十分简单,只要缝合错一针,整个手术几乎就失败。
这是最快的缝合模式,但也是最复杂的缝合模式。他可以打赌,在接下来的三五十年中,没有人能重刻他眼前的这一幕,或许将来计算机技术和机械手臂技术发展起来了,可以用计算机完成。
对于人来说,这种模式太过繁复,绝对要出错。但陈群做犹如行云流水一样,变成了一门艺术,丝毫没有一点出错的迹象。
突然间,蓝秋雨有些明白为什么陈群喜欢在研究所门口搭建那些结构复杂的各种模型了。其实他不是在搭建模型,而是在建立空间的立体几何结构。他是用搭建巧克力和磁力球模型的方式,来训练他的思维。
而动手的部分,应该这些技术都是从他的雕刻作品,尤其是微雕作品上训练出来的。这样的人物,天才横溢到横跨多个领域,但大方向却是统一的,彼此相辅相成,甚至还做到了劳逸结合。
黄世仁说得一点都没错,陈群不喜欢和其他人打交道,原因也十分简单。就是他多看你一眼,就是输了。其他医生和他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位面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