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根破碎的骨骼从新拼结在一起,就如同最常见的拼图游戏,看上去简单,其实非常复杂。陈群知道要不在他在系统空间内拼接了无数根各种各样的骨骼碎片,那就算他有再好的外科技术,也是白搭。
说白了,这种拼图游戏其实和大小姐的磁力球有些相似,陈群也准备拿着这个理由当借口,解释他手法纯熟的根本原因。
粉碎性骨折的拼接,一直都是骨科医生的难题,因为有些破碎的骨骼,根本就没法子使用了。而且数量非常多,根本不可能一一筛选出来,只能靠自己的运气和感觉了。
陈群知道自己在国内,除非是遇到特殊情况,否则根本不可能做如此程度,如此规模的腿骨粉碎性骨折的愈合治疗手术。
尽管杜德利博士在旁边的电脑上,飞快地敲打着数据,企图找到一个合适所有碎骨拼接的算法,最后却放弃了。
道理也十分简单,就在陈群开始手术后,就将几块最大碎骨,按照原来的位置,固定在了蛛丝网状装置上,几乎没有任何思索,然后才在一片狼藉的碎骨中,寻找可以使用的碎骨,顺道还剔除各种骨刺骨针对人体其他组织的伤害。
明明是一双手,却做出了五六双手才能完成的事情,依然有一些余暇,指挥同来的两个助手做好下一阶段的止血工作。
无论在场的杜德利博士,还是各个生物前沿领域的专家或者带头人,甚至是几乎对医学指导不多的各种亿万富翁,都被陈群这种有条不紊,主次分明的碎骨拼接给震撼住了。
看着他的动作,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练习了无数次一样。
杜德利博士看着陈群细腻却又迅速的动作,知道他就是自己要寻找的合作对象。很多实验手术最后失败,很大程度就是普通医生完不成很多动作,而且等熟练后也只能掌握自己专业的那部分,对于其他领域都是轻易不敢涉及。
就算是从头开始学,但该死的生命规律就要跳出彰显一下存在,以“衰老”的方式来证明他的计划完全不可行。
但现在看起来,陈群比他预期中的还要高明,至于比起那位只会自我吹嘘,靠各种作弊来彰显年薪上亿的蠢货,光自己试验室手术能力比他强的就三四个,但依然完不成这个拼图手术。
杜德利博士在发现自己运用电脑算法帮忙没有效果,就立刻停止了动作,在后面担任手术的总指挥,让陈群所需要的器械、药品和仪器,一直都在最快的时间准备妥当。
他一边指挥,一边却盘算着怎么开口邀请陈群加入进来。无论是为了金钱还是名气,陈群大概都不需要他的帮助,但听说他准备竞争诺贝尔医学奖,靠的还是一个半个世纪都没有颁奖的术式来争取,这分明就是一次免费的广告。
但对他来说,他至少可以担保术式会入围,有一半的几率获奖。这样的暗箱操作,他是最擅长的,对于那些评审委员会的老东西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比起青春来说,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