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我可是器械护士,不是看护护士,我最擅长的就是摆弄各种工具,照顾人可不那么在行。不过姑姑愿意委屈自己当试验品,那我一定会尽力的。”
苏婉婷直接将事情就那么说定了,马上给母亲办理了转院手续,然后又给自己办理出院手续。当然,这一切都是医院的常务副院长在旁边跟着一手操作,她根本不用自己过去,让一个秘书过去就搞定了。
陈群知道这其实是霸道女总裁给他的特意照顾,免得他来回奔波,不过么,就算将他送过去协和医院那边,他顶多也就呆上一两天,就要应邀出国,去参加在夏威夷一家世界顶级医学研究所的神经手术。
这次行动可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医院领导研究了几次给出的最佳选择,暂时让他出去国外再宣传一波,见见世面,等回南方祥云医院后,就正式开始启动申请诺贝尔医学奖的术式申报工作,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手术示范培训。
本来这个近视眼的细胞手术,因为采用了机械手臂做工具,水分比较大,但国内打出的是医学进步的旗号,不按照常规出牌。从目的来说,也不是真得想获奖,故此各种骚操作比较多,都是打擦边球,用申请炸弹奖的名义,来推广手术。
协和医院都提议了两次,让陈群在协和也做两例近视眼的治疗手术,但祥云医院打死都不愿意,非要让陈群回自己医院做第一例,这是山头领地问题,绝对不和协和医院这边妥协的。
陈群对于医院中老一辈的彼此恩怨没有丝毫掺和进去的意思,来到协和医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同行的整个小组成员召集在一起,分配了一下手术安排,然后带着大家一起做练习。
尽管他不是第一次做喉咙内的嗓子手术,但当着无数人做一个示范手术,至少态度需要认真一点。何况,他从刘院长的语气中,当然知道既然是自己要求的示范手术,那自然不需要协和医院的医生来当助手。
这个手术其实并不复杂,首都很多三甲医院都能做,更不用说协和医院了。但要做好做成完美无缺,他需要的是配合,而不是临时磨合。尽管几个同事手术能力才勉勉强强走出菜鸟水平,达到中级能力,最好的周林也只是极少数手术达到高级技能。比起无数的专家和大师,差距不少。
但他并不需要其他助手过多的配合,更不需要什么技巧,这些助手只是帮着他完成一点辅助工作,在他的安排下,他可以将整个团队伪装成高水平的外科手术团队。
所以,他练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默契一点。
当陈群他们拿着才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打印出来的患者喉部结构,开始再手术室内演练的时候,送模型过来的张院长趁机留了下来,在旁边观看具体操作。
才看了几下陈群的操作,连讲解带示范地给周林和欧阳洋提出了不少要求,张院长倒是丝毫没有发现两个菜鸟助手的会的就是那点简单的东西,反认为是陈群是故意考虑到了大部分术者的自身水平,讲述得很详细,便于理解和掌握重点。
这家伙是一个天生搞教学的。
算得上教育家的张院长在心头发出一声感叹,却浑然不知道,陈群的这些下意识讲解过程,其实是从系统空间手术室中锻炼出来的。在通常系统不作弊的情况下,他的这些同事模型就是活生生的工具人,需要他讲述明白,才会完成各种配合。
当然,他也不知道,陈群现在的教学能力,是系统认证的满点。
在系统空间讲述多了,到了现实位面,也是一模一样地讲解,效果还特别好。原因自然是两个世界的人,都是原封原样复制,理论上是没有差别的。要说唯一的差别,就是系统中的模型工具人更弱智一些,陈群能将弱智讲述得明白,对于真人和其他医生来说,更是小儿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