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速度再慢一点,这里的组织和神经黏合得太紧,你要是继续切割分离的话,患者会死!立刻停止手术,进行缝合!”
恢复了不少青春的罗宾,才端详了两眼,就知道这等程度的黏合,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分离,当机立断,立刻停止手术。
要是切割里面的肿瘤出现问题,那还可以争论一番,但就在外面被神经束挡住的部分,都无法分离出一条甬道进入,那就是他的失误。
他坚决不容许出现这样指导错误。
说话间,就见陈群手中的微型解剖刀,已经向神经索内切出了第一刀,锋利的刀锋,完全就是贴着神经束,一下分离出了一道两公分长的分离平面,借着第二道又毫不犹豫地切了下去。
这次的锐器分离,和前几天见到陈群用导丝做出钝性分离的动作完全不一致,动作迅捷灵敏,轻盈得犹如一只飞鸟般,准确有力。每次在分离前,都会用左手的手术镊轻轻一拉神经束旁的皮下组织,让拉力形成一个短暂的平面角度,然后毫不犹豫地完成切割动作。
罗宾医生的嘴角不禁抽搐两下,只有他这样水平的医术大师,才能分辨出这位年轻的中国人的手术风格,一下完全变了一副模样,从原来的细腻轻柔,变成了大开大合的粗狂路子,只是切面整齐一致的形状,保持了他原来的手术风格。
天下间具有自己手术风格的医生,无一例外地都是某个领域的行家和领头羊,尤其风格一旦形成,就几乎不会发生改变。
他从来没有见过拥有第二种手术风格的医生,就算是一位手术大师模拟另外一位迥然不同风格的手术大师,也会在骨子里保留自己的风格习惯,形似神非。尤其细腻轻微,本来是神经手术中的基本功,当然不可能像骨科或者外科的那些屠夫木匠一样,又快又狠,只能做一些没技术的活。
这也是神经医生天然占据在外科手术巅峰的自信和自傲,任何一位神经科医生,都是占据了鄙视链的顶端,看不起任何其他科室的医生,至于整容这些民科,连被鄙视的资格都没有。
以他的水平,自然看了两下,就能判断出陈群能完成他刚才建议的锐器分离,立刻停下了唠叨,替陈群吩咐起来。
“注意抽吸,保持视野干净!数据组停止建模,实施现场跟进,完成图片数据化!”
就在一两分钟时间,陈群又快又准备地将神经束从皮下组织中分离出来,露出丘脑和上面着生的一大个肿瘤。
“注射氯羟去甲安定和普罗福,再注射葡萄糖酸钙,防止患者突然发病出现癫痫。”
陈群不等罗宾开口,就自作主张地下达了命令。
这其中的内涵,恐怕就是罗宾医生多年的临床经验,都无法弄清楚他的真正意图,只当是他是进行预防措施。
果然,随着他的吩咐,旁边的助手和护士稍微迟疑了一下,然后就按照他的吩咐进行注射。
陈群不用看都知道是罗宾医生在后面点头同意,他最多只会当成是一个年轻医生的谨慎做法,至于为什么用葡萄糖酸钙,或许就是一个习惯罢了,根本无关紧要。
细节决定成败!
这可是破系统给予他的第一个深刻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