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程没回答余娇娇的话。
他的目光一直在几个孩子身上。
王晗被几个人盯着演戏不用管,其他几个,赵志红原国民和三胞胎,也在边上兴致勃勃的围观。
他们倒是没大声喧哗打扰人家,但眼中的兴味很明显。
赵鹏程长长的吸了口气,低声道:“我觉得,这些孩子大概还是太闲了,等过几天回到商都,再给他们报几个兴趣班吧。”
省的一个个的都跑去拍电影电视剧了。
他凝视着赵志红和双胞胎。
现在的大学和七七年刚恢复高考那时候不一样,那时候很多人把考大学当做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除了少数有别的目的的,绝大部分人考上大学后都是拼了命的学习。
赵鹏程想当年也是其中一员。
挑灯夜读对他们那个时候的大学生来说是常态。
可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了,相应的也更重视精神享受。
很多人考上大学后不再致力于埋头苦读,而是更讲究劳逸结合。
当然,这是一部分,不是全部。
毕竟大学,不管什么时候学习都是全靠自觉的,没有老师布置作业强迫大学必须写完这一说。
以前赵鹏程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毕竟他和余娇娇都是属于努力学习那一挂的,可看到赵志红原国民还有心思想东想西,就觉得这点不太好了。
学生还有心思乱想,一定是作业太少。
余娇娇愕然回看赵鹏程,不明白看个稀罕他怎么会有这种感叹,赵鹏程却还看着孩子的方向。
王晗这一幕戏并不难,在预演了五六次,实拍了两次之后,他这一条就过了。
导演过去拍了拍王晗的肩膀:“小同学不错啊,把城里人的傲气都给演出来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接着演?”
导演是个人精子。
王晗虽然是从村里跑出来的,说的也是一口本地方言。
但他的方言和其他村民一比就显得很不正宗,很多说话的发音都是普通话的发音。
甚至说的急了,会下意识的用普通话。
普通话还相当标准。
这显然是要长期在需要说普通话的环境中才能说的这么标准的。
要知道本地人也会说普通话,但话中总之带着浓重的本地音。
王晗这孩子却跟人恰好相反。
再一个就是王晗的穿着举止。
十几年下来,佳缘的衣服已经切切实实成了国内的一个知名品牌。
作为新发展起来的中高端服装品牌,不光是国内很多人喜欢佳缘的服饰,就连国外也有很多人喜欢佳缘的衣服。
拍现代剧的时候,很多剧组就喜欢用佳缘的衣服。
虽然价格是贵的一批,但是演员穿上后那种时尚感也是真的没的说。
王晗这个才十五岁的男孩子,别的同龄的孩子这时候还都是穿自家做的或者了不起有那么一两件杂牌服装,佳缘这种对普通人来说稍贵的衣服那是很少买的,尤其是农村人。
而王晗呢,这孩子一身衣服从上到下竟然都是佳缘的。
再加上刚才谈话的时候观察,这孩子虽然菜十五岁,可举止落落大方,说话言之有物,神态一点也不扭捏,爱好还挺广泛,显然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有些烧钱的爱好可不是普通家庭能承担的起的。
再加上这孩子演戏确实有点灵气,好好调、教一下未必不能成器。
作为一个正在被资金紧缺的导演,立刻就有了自己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