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家有个十来岁的孩子,天天都是去他朋友家写完作业才回来。
搞的她有时候都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生孩子,或者这孩子是不是帮别人养的,不然咋就除了吃饭睡觉平时根本不挨家呢。
余娇娇叹气:“算了,找找他家的门锁,把门给他锁上吧。”
至于冯家西屋的一片狼藉,几个人也没闲着,拿煤渣垫了扫出去,枕巾床单什么的也给剥了下来放到院子里,等冯家人回来了再洗。
就是冯家的门锁不好找。
他们又不好进屋找,结果最后发现门锁就挂在门后的一个挂钩上。
万幸没有锁着,不然他们都不知道该咋办了。
正准备锁门的时候,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满头大汗的跑了回来,看到他们就来了个急刹车:“你们是谁?我爹呢?我娘呢?我姐咋样了?”
农村就这样,发生点屁大的事情很快就会传的满村子的人都知道了。
更何况冯玉芬喝农药这么大事?
虽然也听说过别的地方有人喝农药寻死觅活,但塘口镇西边这一片的十来个村子,虽然偶有不和谐,总的来说民风还是不错的,真正闹矛盾闹到要喝药寻死的还没有。
冯玉芬还是第一个。
冯爹去借拖拉机,总要跟人说明白用途的。
家家户户都不是一个人,他一说,人家家里就都知道了。
他们虽然走了,可其他人还在呀,有人跟着来看了下热闹,确认冯玉芬真的被抱上拖拉机拉走了,就有人听风就是雨,赶紧到处传播冯家冯玉芬喝药的事了。
没办法。
谁让冯玉芬不仅长的人才好,还工作好赚钱多。
这样的女孩子娶回自己家里那就是下金蛋的母鸡。
现在又不是旧社会讲究什么同姓不婚,只要不是五服之内的亲戚,谁家有儿子的不惦记着点冯玉芬呢?
奈何冯玉芬条件好眼光也高,按说村里也有不少小伙子条件很不差,不管家里条件好本人也老实能干,可冯玉芬就看不上。
她不光看不上本村的小伙子,人家给介绍的别的村的小伙子也看不上。
今天冯玉芬的对象要来冯家认门本来还算遮掩的挺好,可冯母不喜欢王成刚啊,平时跟人交谈的时候就难免带出来,说的多了,有那交游广阔的就猜出了王成刚。
王成刚本人虽然不上进,可他家房子镇上临街,一年租金不老少都知道,倒也没人觉得冯家条件差,就是王成刚本人太混大家觉得冯玉芬就是看上他家条件了。
问题是冯家虽然还没盖新房子,可冯家当爹的在县城开布店,冯玉芬自己在厂里还是个小组长,虽然还有个妹妹上学,可妹妹也很懂事不乱花钱,大家都觉得拼家底的话,冯家并不比王家差。
就是不明白冯玉芬为啥看上王成刚了。
毕竟大家虽然嘴上不说,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凭冯玉芬的条件,就是嫁个城里的有钱人也是使得的。
再者,大家可是知道冯母一心想给大闺女找个条件好的婆家,不然就找个上门女婿的,用屁、股猜都能猜到冯母对王家肯定不满意。
都等着看戏呢。
结果没想到这戏大的,人都快没了。
可不得疯狂外传。
冯艳芬本来在自家后面隔了三条街的朋友家写作业,结果有人串门到朋友家说冯家这个事儿,冯艳芬把笔一扔就往家跑。
结果就看到了五个奇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