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这种情况除了同情,也没可奈何,同时更庆幸自己不是下岗的一员。
赵志兵被詹红兵突然发生大哭给吓的懵逼了,有点反应不过来詹红兵话中的意思。
他活了二十二年,前面六年跟着生母能活到六岁已经是很不错了,其他的想都不要想。
六七岁跟着亲爹,生活多好谈不上,也就是能吃饱。
真正开始过上好生活,是在父亲娶了小后妈之后。
特别是父亲出事之后,小后妈一肩扛起了养他们四个的重担,不仅带着他们进了城,还吃上了肉,穿上了其他小伙伴从没见过的漂亮衣服,听了小伙伴们从来没有听过的故事,甚至还在城里上了学。
先是县城,后是商都。
他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他再也没有过过小时候那种吃不饱穿不暖冬天都不敢下炕的日子。
王晗和三胞胎甚至压根不知道他们家也穷过。
赵志兵也从来没有为钱发愁过。
就
算现在,他出了在部队领的津贴,家里给他的零花钱也没断掉呢。
现在家里给他们的零花钱已经涨了。
他小的时候一星期五毛钱,已经是一笔巨款。
现在,则变成了一个月两百。
三胞胎还小,一个月二十。
他的津贴一个月也有一百多。
他的战友们发了津贴都是急急忙忙往家里寄,就他和少数几个人,是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以至于对詹红兵的绝望,他竟然一莫愁展:“那,那你以后想咋办?要不,你也学人家做生意摆摊儿去?”
摆摊儿可不少赚钱呢。
他家三胞胎和原国民那是掉钱眼里的,他们偷偷观察过算过,人家摆摊的只要勤快东西好吃味道能保证,一个月赚的可比在工厂里多多了。
厂里的工人这时候一个月工资也就一百多,多了两百。
人家小摊贩呢,一个月几百那都是赚的少的,碰到周末赶集这种人多的时候,一天都能赚几百。
还有那些开店的个体户。
除了少数实在经营不善的或者奸商,人家赚的更多。
赵志兵自己没做过生意,不太清楚里面的道道,就是觉得,既然别人做的,那詹红兵也能做的。
谁知詹红兵用袖头擦了下眼泪苦笑了一声:“你当我没想过?可我真不是那块料。”
人家摆摊的开门做生意的,别的不说,最起码你嘴巴得会说吧?你得脸皮厚见人就能笑吧?你得清楚自家东西的优点跟客人说的时候能
吹起来说服人家让人家买你东西吧?
胆大嘴甜脸皮厚,做生意最基本的三要素要是没有,得了,别想了,你吃不了这碗饭。
赵志兵想想自家爹妈,当年也是磕磕绊绊,找了各路贵人帮忙,这还是他们有技术在手。
詹红兵就一个高中生搞了几年印刷,还真说不上什么高深的技术工种,别的活儿,就看他这个样子也知道不行。
光想想他都替詹红兵发愁:“那,那你怎么办?”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13407793/565818763.htm?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