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上京城那低矮的城墙,何乐觉得等哪天大周朝的军队打过来,可能都不需要准备太高大的攻城武器,因为上京城的城墙最多只有五六米左右。实力稍强的外家功高手,便能借助简单器械跳过去。更何况大军压境时,士兵之间还可以互相协助配合。
来上京城之前,何乐早已听说上京城一些简要的情况,因此当他亲眼看到时也就少了些许惊讶。
其实说起来也不能说怪羯人太懒散,主要还是斡儿海草原上缺乏物资建造大型的都城。在草原上要石料没石料,要砖土有没有砖土。只有松散的黑土,这种黑土并不能烧制成砖。如果城墙修得太高,极可能在不知什么时候就突然坍塌下来。
上京城能有现在的规模,已经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最好情况,那还是在十几万大周遗民奴隶的辛勤劳作下,才得以完成的壮举。要知道在此之前,上京城其实只是一处规模比较大的部落聚居地。
还是在羯人打下北地之后,俘虏回来大量的大周朝遗民,压逼着他们夜以继日的劳作,才终于有今天上京城外的这一圈城墙。不然就羯人的建筑能力,上京城外的围墙到今天也不会存在。
此刻何乐看着由大周朝遗民建造的围墙,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大周朝人的创造性和劳动力在整个时代都是无与伦比的,却沦落为羯人蛮族的奴隶,不得不说既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族群发展方向的必然结果。
在自然环境下,当一个族群进入文明发展阶段后,必然会逐步减弱对武力的需求。因为文明种族更多追求的是美好的、精神的享受,唯有还需要与自然争夺生存权的族群,才会保留对力量和武器的崇尚。
但历史却一再极具讽刺的证明。当一个国度发展出高度发达的文明时,却极有可能面临被野蛮族群轻易摧毁的可能。就比如大周朝,在文明发展上早已远远超出羯人无数倍。却偏偏被羯人用马蹄和箭矢给打得一路南逃,丢掉整个北地的国土。要说不讽刺,那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到何乐所在的时期,大周朝有识之士们也都明白一个道理,那便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须具备既能种花,也能摘刺的能力。
否则单纯的精神文化发展,最终还是会面临着被其他族群灭亡的威胁。所以在未来发展中,大周朝绝不仅仅追求文化发展,还会要有武力的发展,要确保能有守护文明的强大军队存在。大周朝可以不去侵略其他族群,但也绝不允许其他族群来侵犯大周朝。
此刻商队都拥挤在通往上京城的路上,普通人要想进上京城,并非易事。
离上京城还有半里路程时,各条通往上京城的大道上便设下大量的岗哨,岗哨是由羯人和大周朝遗民混编而成。当车队进入岗哨范围后,便会受到密集的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