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是ab血型,他这个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显得很是安静,没有太多的话语,但是若有几个对脾气的人待在一起,又有点话痨的特质,显得很是热闹。
刘荣没啥敲重点的爱好,1米78的个头,不胖不瘦,方方正正的脸,戴个眼镜,表面上书生气,骨子里却有些匪气,他自己总结自己是浑噩书生,半个兵痞。
忙的时候,哪怕是不吃饭不睡觉,只要活干不完干不好,他心里就不舒服。
闲下来的时候呢,他喜欢一个人背个包到处的走动,城里的高楼大厦他从来都不屑去看,就喜欢钻一些老林子,走一些山川大河,看一些历史古迹,听一些奇奇怪怪。
刘荣小的时候,很喜欢看书,他四岁之前是在农村奶奶身边长大的,四岁之后,才被父母给接到城里上了幼儿园。
在奶奶身边的刘荣虽然很小,但是因为家里有几箱子老书,刘荣经常胡乱的玩着翻看,奶奶偶尔也会教他认字,所以进城的时候,他不光是能写自己的名字,还认识不少字。
到了幼儿园,刘荣才发现,同班的小朋友竟然一个字都不认识,老师教给大家的简单数字和汉字,刘荣不光全认识,还能组词造句。
他觉得幼儿园的课程和书本都没意思,太幼稚了,所以就显得有些孤傲,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不大一起玩耍。
应该是五岁那年,刘荣还记得,自己照着书里的说法,用几个方便面塑料袋,几根木头棍子,还有蜡烛等一些小工具,做了一个氢气球,气球飞的很高,刘荣兴奋极了。
看着气球越飞越高,飞到西川县里一条大河的上空,刘荣突发奇想,这条河是从哪里流来的,想来想去,他决定自己去探险,研究清楚这条河的来源。
趁着暑假的时候,父母上班也都不在,刘荣留了一个小纸条,自己一个人背了个书包,出去买了十根冰棍,用一个塑料袋子装了,塞进书包里,书包里还背着几本书和一个手电筒。
就这样,刘荣的探险之旅开始了。
一个五岁的小孩,背着个大书包,一个人沿着大河的河岸一直往上走,刚开始的时候,还感觉挺好的,到了中午,又累又饿还渴的要命,可是书包里的冰棍全都化成了水,刘荣自己还了几跤,膝盖和胳膊都破了皮,血直流。
有一段路的河岸很窄,不得已,只能淌着河走,但是河床都是石板,石板上都是滑溜溜的泥,刘荣走的很小心,但还是一不留神滑倒在河里。
滑倒都不算啥了,最关键是滑倒后,还被河水给冲回去了一大截子,刘荣又气又恼的挣扎到岸边,坐在河边大哭了一场后,跌跌撞撞的收兵回营了。
这件事后来成为一个笑谈,同学们知道后也都笑话刘荣,但是刘荣自己心里却憋着一股劲,心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看看这条河到底是从哪流来的。
转眼上了小学后,刘荣又觉得小学的语文课本太没意思,简简单单看几眼,里面的生词了,语句的意思了就全懂了。
于是他就四处找书自己看,那时候的图书馆挺不错,里面有很多好看的书,刘荣经常是一个人跑去钻在图书馆的角落里抱着一本书就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