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皱了个眉,摸出旱烟,装了一锅子,又吧嗒起来,也不回队长的话。
队长婆娘:“是这,已经这样了,不行了给媒人打个电话说一下,忘了木,后面补上算了。”
老张:“这能成吗?”
队长婆娘:“这有撒不成滴哩,你现在就打。”
队长:“我看也能成,叫媒人给解释一下,就这么个事情木。”
老张:“真当不行了,我给媒人说一下算了。”
队长婆娘:“电话拿着吗?没拿了拿我电话打。”
老张摸了一下口袋说道:“还没拿,我平常出门不拿木。”
队长:“你号码记着吗?”
老张:“到手机上输着哩。”
队长:“那咋办?”
队长婆娘:“不是咱村里人嘛,到屋里去找一下去。”
队长:“你不清楚,外虽然是咱村里人,一直在村里没有住着,到处晃荡着哩,听人说好像在街里租了房子做撒生意着哩。”
老张:“是这,来我回去打去。”说着,将手里的烟锅子在炕沿下方掸了掸,下了炕就准备走。
正掀门帘,老张忽又想起什么,转身说道:“看我这脑子,把菜钱忘了还没给你。”
说着,从兜里摸出昨天从炕上席子下面取出来的那几张红红绿绿的票子问道:“多少钱?”
队长:“算了吧,你给娃结婚正要用钱哩,先不给了。”
队长婆娘:“就是,你先拿上。”
老张:“靠这点咋呀,结婚事还大着哩,菜钱先给你。”
队长:“那来我看。”说着,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念念有词的看了一会说道:“总共87块6毛钱。”
老张拿出一张红色的票票,走上前去,递给队长说:“这你拿上,没有零钱。”
队长婆娘:“没有零钱了,你先拿上撒。”
老张:“看你说滴,早晚都要给哩,先收了。”
队长:“来拿我给找。”说着在自己的兜里翻找出一些零钱来,往手上淬了一口唾沫,细心的数起来。
“给,这是13块钱,你拿上,再没零钱。”队长接过几张大大小小的零钱给老张。
老张:“这可叫你少收了。”
队长婆娘:“撒叫少收,这都把你钱收了。”
老张:“说滴外是撒话。”
说完,老张抬脚走出了队长家。
回到自己家里,老张赶紧找到手机,翻出媒人的电话,给打了过去。
老张:“哎呀,昨个喝滴好着哩木?”
媒人:“好着哩,人还想和你说一会哩些,我看你也喝二眯眯了,就走了。”
老张:“我酒量不行,不像你们都练下着哩。”
媒人:“咋了,今打电话意思要说事哩吗?”
老张:“说事是迟早要说,还要拜托你给看着安排早些,早说我好准备哩。”
媒人:“你说个数,我先给说去,能成了就简单了。”
老张:“你问年女方,不行叫人家说吧。”
媒人:“能成,你外大娃挣了几年钱了,都给你攒钱攒好着哩,来我就看滴说去了。”
老张:“能成哩,这事情可就拜托你了,再还有一件事,我想来想去觉滴不合适。”
媒人:“有撒不合适滴哩吗?”
老张:“昨个还准备了些钱,说是给人家女子给钱哩,你看喝了些酒直接给忘滴光光滴木,这叫人女方都笑话去了。”
媒人:“我就说,年你把这事能忘了,还以为你没有看上人家姑娘哩。”
老张:“今一摸口袋才想起来,你看这事,还要你好好给说,叫亲家不要误会了。”
媒人:“是这,昨个我应该也要提醒你哩,接过一喝酒我也没有记起,我等一下给打个电话说。”
【作者题外话】:《811109+乡镇十年》的故事太有时代沧桑感,一个个极具历史性和可读性的事例,既真实又颠覆你的三观。本书没有噱头,不大开脑洞,却用寻常的故事让你看到乡土,读懂乡间。文中因方言缘故,音译字较多,个别错别字和语句问题因为是一手稿的原因请忽略。牛奶面包吃多了,品一品乡间的小杂粮才能更养人。推荐您收藏订阅《乡镇十年》,每日必读,天天向上!也欢迎与作者互动,评论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