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婆娘说道:“你先把鞋穿上。”
老张就势穿了鞋,蹲在院里吧嗒起自己的旱烟来。
队长婆娘:“你拉撒东西去呀吗?”
老张:“跟人家孟支书说好,把人家娃结婚用的家具和电视拉来,女方来看家哩,屋里空着总不行。”
队长婆娘:“都撒年代了,你还以为是咱那个时候,现在你就务实一点,叫来看上了再买就行了。”
老张:“说好了,还是拉上,等事定了再给订新家具。”
队长婆娘:“来你说好了,不行了就拉去。”
小儿子这时从窑里冲出来,站在门口喊道:“我不去,能看就看,不能看就拉倒,借人家家具不是骗人哩吗?再说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哩。”
老张一听,猛的站起身来,嘴里骂着:“我把你驴日哈滴。”身子就往小儿子跟前冲去,准备动手。
队长婆娘赶紧拦在老张身前,手拽着老张的衣服,不停的说道:“好了,好了,这么了我就回呀。”
管饭点的婆娘也忙走到小儿子身边,护住小儿子说道:“有撒你好好跟娃说哩木,这么个还能行。”
老张气的不行,但碍于两个婆娘,也不好继续怎么发作,只是站在了原地,大口大口的吧嗒起旱烟。
队长婆娘见老张不动了,轻声说道:“你先不要急了,我去和娃说。”说着便转身走到小儿子跟前去。
管饭点的婆娘见队长婆娘过来,便拽着小儿子的胳膊往窑里叫,小儿子甩开被婆娘拉着的胳膊,站在门口既不说话也不动。
见叫不动小儿子,队长婆娘也有点来气,冲管饭店的婆娘轻声说了句:“你不拉了。”跟着顺势把小儿子一把给推进了窑洞。
窑洞里,两个婆娘你一言我一语的跟小儿子劝说起来。
队长婆娘:“好娃哩,你都到今了,要听你大话哩。”
管饭店婆娘:“也不丢人,咱们着结婚都这么弄着哩。”
队长婆娘:“就是,女方屋里其实也知道哩,咱们不借家具,叫人家女方还说咱不重视。”
管饭店婆娘:“你就放滴痛痛快快滴,你大为你这事也不容易,你要想通哩。”
队长婆娘:“就是娃,我们结婚那会,还说家具哩,连粮食都是借来滴。”
管饭店婆娘:“你姨说的对着哩,那时候看家,主要看男方屋里粮屯里有多少粮,基本上都是看家的时候借来的粮,谁不知道呀。”
队长婆娘:“就是,但是人家来看家,你粮屯里空着,人家会想,你连粮食都借不来,嫁过来女子吃撒呀。”
小儿子站在炕前,低了个头,任凭两个婆娘怎么劝说,就是不发一言。
队长婆娘走到跟前去,说道:“就这,好了也不说了,你就把你大可怜一下,跟着去拉去。”说着,拉起小儿子胳膊,拽到院里冲老张喊道:“行了,你俩赶紧拉去,我俩赶紧给咱收拾,你拉回来了还要拾掇好哩。”
老张抬眼看了看,虽然有气但忍住没有发作,自个抬起架子车把,拉到小儿子跟前说道:“还站着干撒,走!”
小儿子也不作声,垂着脑袋,走道架子车跟前,跟了老张出了院子。
【作者题外话】:《811109+乡镇十年》的故事太有时代沧桑感,一个个极具历史性和可读性的事例,既真实又颠覆你的三观。本书没有噱头,不大开脑洞,却用寻常的故事让你看到乡土,读懂乡间。文中因方言缘故,音译字较多,个别错别字和语句问题因为是一手稿的原因请忽略。牛奶面包吃多了,品一品乡间的小杂粮才能更养人。推荐您收藏订阅《乡镇十年》,每日必读,天天向上!也欢迎与作者互动,评论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