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些糖稀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叫绞丝糖或搅搅糖。/p
这种纯粹的甜没有孩会拒绝,只是没有搅拌到位的麦芽糖黏性没那么够,但孩们自有办法。每当糖浆要垂下的时候,另一根筷子就跟着缠上去了,再拉扯回来,怎么都不可能让它们白白浪费。/p
还有如胖墩到处瞅机会帮忙的,大多时候会挨黑仔和豆子的揍,但他依然乐于助让很。/p
豆子对这糖可珍惜了,虽然现在他想吃糖块一点都不难,夏夏每都有给他和阿元随身装,但花生糖里的糖只有一点啊,这个可全部都是糖呢。/p
贵宝想来抢那是不可能的,他吃得慢不要紧,他搅得快就行,反正不会让贵宝有可趁之机。/p
冯时夏只见着“肚妆手里的那份总是吃得最慢搅得最硬的,甚至到最后怎么都不会掉下来,颜色都变得浅淡起来。/p
看到这出,她心里觉得以后要是嫌费劲不想卖花生糖了,直接卖这麦芽糖也不错。本来还想麦芽糖不好分装出售,“肚妆却给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法,只需弄些竹签花点力气搅成一块块卖,都无需其他包装,县城里的那些孩子肯定跟这几个一样喜欢。/p
当然,没有专门的机器,削竹签跟剥花生比不一定更容易。而不用竹签的,捕捉到那抹白和那拉扯的痕迹,她记忆里还浮现了一种十分常见的糖——白麻糖或者叫叮叮糖。/p
以前卖麦芽糖的挑担另一头就是能敲打的叮叮糖,这个名字由取糖锤子撞击铁刀片“叮叮当当”的声音而来。/p
它是纯白的,很硬实,大部分时候会被做成一整块,哪家要买多少钱,就敲多少下来,你要多块再给你敲成多块。/p
也有直接做成巴掌长圆筒状一根或者其他块状的,外头还裹一层芝麻,故而又有白麻糖的名字叫来。/p
现在想来,也曾听人过那叫麦芽糖,仔细琢磨,味道确实差不多,淡淡的麦芽香。/p
更仔细地回忆一番,以往在很多古镇的街面,她曾亲眼见过有表演和体验做这种糖的店铺,按古法来,需要人花大力气反复拉扯,那手艺叫扯糖,做出的糖也是又白又硬。/p
这几个关键点归拢综合一下,有个答案呼之欲出,难道那白麻糖或者扯糖就是由麦芽糖不断扯出来的?/p
她以前从来没去关注这个,也没把这几样糖联系起来想,她不能直接确定自己的猜测就是百分百正确的。/p
但有了“肚妆验证到一半的提示,后续她直接试一试就会有答案了。/p
如果真的能验证白麻糖白麦芽糖扯糖这些其实就是同一种由麦芽糖加工而来的,那龙须糖呢?色白且细如发丝的形态同样满足这种变化规律,是不是这几类糖就像面团面片面条拉面和龙须面这样的关系呢?/p
毕竟以前的糖基本就麦芽糖和蔗糖两类,它们都是同一种糖的概率还是极大的。只不过凭她现在的条件想把这些糖大批量开发上架有点不现实,光力气就很难达到。/p
但又挖掘出一些可能的她还是很兴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