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在想着创业,尤其是你们学计算机专业,互联网兴起,机会大把大把的。
你们都是名校生,等以后肯定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想吃啥就吃啥。”王桐打趣地说道。
梁超一听聊到了自己的专业,也来了兴趣,“我们水木也有不少同学想创业,有人都已经搞起了自己的软件或是小网站。”
“哦?这些网站制作起来很复杂吗?”王洪对这方面不怎么在行,用是没少用,但是真说搭建,那就是一窍不通了。
一晚上都没怎么说话了,鲁志涛这时接话道:“技术上大家都差不多,就算有一时没搞懂的,看到别人的成品,自己研究研究,也就知道个七七八八了,要论技术,国外的咱们不敢说,国内这些大学里,谁也别说自己最厉害。”
王桐见鲁志涛一说到自己的专业竟然这么自信,不禁笑着问:“你那么牛,那你们就没想着自己也做点啥?”
鲁志涛还没来得及说话,隔着一个梁超和一个窦燕的莫红梅插话道:“这俩长得是搞技术的脑子,没长创意和经营的脑子,再加上没资金,能创什么业啊,要不王总你给投点资?”
窦燕也说:“投资了这俩也经营不好,要不就是做点东西卖了,要不就得有人给他们项目让他们去做,技术他们俩估计都是专家,别的没戏。”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家都没怎么在意的闲聊,王桐却往心里去了,自己脑子里的创意可是一大把啊,要不要搞点什么呢?
王桐对互联网行业一直是非常关注的,但是由于不懂技术,多数时候他只是想着找机会投资一下就行,很多后世能发展成为巨无霸的大型互联网公司,现在都还是小幼苗。
尤其是2000年后互联网泡沫破裂,大批的网络科技公司举步维艰,甚至曾经无孔不入的风投资金,那时也暂缓了他们投资的脚步,这就更加促使一大批网络公司倒闭,还在坚持的也是到处拉投资,想办法过冬。
在王桐的计划中,那时他的财富积累应该已经初具规模了,如果他想的话,可以趁着互联网经济低潮的时候,进去抄一把,不管是投资企业,还是网罗人才都将是非常好的时机。
以前,王桐始终觉得金融投资的收益,对于他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了,这个雪球滚起来的速度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对于他这个开了外挂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他没什么太大的需要和动力去参与实体经济的经营,毕竟他的重生优势是信息,而不是经营。
但是通过最近忙活乐康食品厂和宝鼎火锅,他的这个想法开始有些松动了。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他现在也不排斥参与一些实体经济的项目了。
梁超和鲁志涛被自己女朋友的话弄得有点下不来台,尤其是鲁志涛,刚和王桐自信满满地表示,他们的技术不输于国内任何人。
结果,这么快就被莫红梅一句话给噎了回来,还是当着那么多女孩子和新认识的王桐面前,心里自然是有点不舒服。
鲁志涛没有去理会莫红梅,而是继续和王桐说:“其实我们应该很快就会跟进到一个项目中去,水木有一个前几年出国的学长,最近想要回国创业,正托人在学校内找人手,想组个团队,我和梁超都已经准备加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