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桐一听立刻来了兴趣,“这个工人现在还在厂里吗?”
高松林说:“在啊,你要找他?”
“马上把他找来,现在就去。”
凌学军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吓了一跳,满屋的厂领导,还有几个不认识的人,却都坐在主位上,这明显是在开会,叫他这么个工人来干什么啊。
高松林看见凌学军进门就傻呆呆地戳在那,也不知道说话,赶紧介绍说:”王总,这位就是凌学军。”
王桐看着眼前这个20出头的小伙子,举起手中的包装袋问他:“这个东西是你做出来的?”
凌学军不认识王桐,但听厂长都叫王总,肯定是个大领导,于是说道:“是高厂长带领工人们一起做出来的。”
王桐差点没被气乐了,这是被洗过脑还是怎么了,说话和做报告似的。
“凌学军是吧,你别紧张,我是问你我手里拿的这个是你老家的小吃?”
“是啊。”
“你们当地就管这种吃的就叫这个名?”
“都这么叫啊,还有鸡筋,板筋什么的,都是一种东西,全差不多,只不过最后的口味有点变化。”
王桐乐了,走过去使劲的一拍凌学军的肩膀问道:“你都能做出来?”
凌学军弱弱地说:“能啊,您手里的就是咱们厂做出来的。”
王桐哈哈大笑,走回到座位上坐下,他这下心里有底了,终于知道要做什么主打产品。
这哪里是什么牛筋、鸡筋、板筋啊。
这特么不就是辣条嘛。
鼎鼎大名的辣条啊。
重生前,那个最出名的辣条厂,一年销售额能达到40亿,做得不就是这玩意吗。
王桐没想到现在这个东西的雏形就已经有了。
他知道辣条这种东西是在98年大洪灾后才开始流行的,当时大豆涨价,于是一些地方就用相对便宜的面粉,经过高温膨化后,再加上辅料调味,最后做成小零食售卖。
起初卖得也不好,直到那家神一样的厂商出现后,通过变革产品包装,以及一些另类的营销手段,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这种零食的认识,成为了一种干净卫生,且年轻时尚的现象级食品。
没想到现在这个东西就已经有了,只是做得真垃圾,难怪卖不出去。
在一屋子人莫名其妙的时候,王桐举着手里的辣条,终于再次开口。
“行了,我现在给你们派一个任务,全厂的人都开始做我手中的这个东西,给我做出不同口味,不同形状的出来。
什么辣的,更辣的,辣中带甜的,牛肉味、鸡肉味、猪肉味,海鲜味,哪怕是水果味,只要你们能想出来的,全都给我做出样品来。
另外就是形状,长的,方的,条的,片的,大的小的,也都做出来。
三天后,我来吃,吃了不满意就再做,直到我满意为止。
大家听好了,这个就是咱们以后的主打产品。
你们不是羡慕乐康的林琳捏碎面吗?
我告诉你们,把所有的劲全给我使在这个产品的开发上,我保证你们以后比乐康厂工人挣得只多不少,都听明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