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纸砚花了一两银子,叶瑜然自然想要赚回来,但她又说了朱家不从商,害得她只能另想办法了。
真以为她没事了,搬那么一大张桌子在家门口干嘛?
可不就是为了等着让人送钱上门?
不卖。叶瑜然直接拒绝,说道。大家乡里乡亲的,谈钱多伤感情。之前小妹帮大家染布的时候,也只是收了一个辛苦费。现在写个字我就要收两文钱,那跟外面卖对联的有什么区别?
娘,人家是让便宜一点朱四急了,干嘛不卖?
想买的人那么多,就算卖一文钱也是赚啊。家里那么多红纸,买着干嘛,生虫啊?
便宜点也不卖。叶瑜然抬眸,盯着他的眼睛,说道,我们是耕读之家,出的是读书人,只种地,不经商。你过去,就这么跟他说。
娘!朱四还想说什么,但看到娘的眼神,只能悻悻地转了身。
他走后,叶瑜然叫来了大宝、二宝,在他二人耳朵边嘱咐了几句。
大宝、二宝点头。
他们等朱四失落地跟人家说完后,大宝站了出去:等一下,我们奶说了,对联不卖,但是可以送。虽然我们是耕读之家,不做买卖,但是大家乡里乡亲的,互相照顾是应该的。不过是一副对联,就送你了。
二宝还奶声奶气的在旁边补充:我们是耕读之家,只种地,不做生意,还请各位叔叔婶婶不要记错了。
有人见他俩可爱,忍不住笑着逗他俩:怎么不做生意?你们四婶不是经常卖豆腐、肉酱之类的吗?
大宝立马一脸严肃地解释:伯伯,你也说了,那是我四婶在卖,不是我们朱家。朱家男儿绝不经商,这是朱家的家训。
对,二宝再一次补充,家训,爷爷、爷爷、叔叔,还我们,男孩子,都不能经商。
四婶是女人,她先是女儿、后是妻子,再是母亲,其所作所为无违律法之处,亦无不孝之行,所以她不管是想给自己赚点脂粉钱,还是想要补贴家用、孝敬长辈,皆无可厚非。我朱家非不明理之家,理应尊之敬之,切不可侮之。
大宝还狠狠咬牙嚼字了一翻,听得一帮泥腿子头雾水,但在二宝童言童语的补充之下,他们总算是听明白了----朱老头家恐怕是真的要发了!
要不然,怎么会走啥耕读之家的路子?
他们不懂这个,但他们光看大宝就知道,这小子以后是读书人的料子。
其实大宝所说的那些,有不少都是叶瑜然交待的,他自己都是一头雾水,不过是一知半解罢了。
但看到各位叔叔、伯伯一副懂了的样子,大宝深深觉得:果然还是奶奶厉害,他以后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
有了大宝、二宝帮忙,朱四、朱五负责看守的那些对联都被送了出去。他俩还在惋惜,觉得自己家亏大了,结果不想转头,人家又有来有往的送了一些东西过来。
朱四、朱五:我们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原本一副对联只值一个鸡蛋,但是对方送来的东西绝对不只一个鸡蛋,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不会算账了?
他们哪里是不会算账,他们是想套交情。叶瑜然望着两个儿子还没转过头来脑筋,知道他俩这段时间有点钻牛角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