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修旁门左道-第80章 ——三尊指剑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武侠修真>我只修旁门左道> 第80章 ——三尊指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 ——三尊指剑(2 / 2)

却长达足足十四五米!

这还是司阳控制后的结果。

若他不加控制。

也许能足足崩碎几十上百米的虚空!

剑气本身应该是白金色。

但上面却有青蓝、紫红光华流转缠绕。

和白金色交织一体、完美融合。

白金色,来源于清玄神光。

紫红色,来源于泯虚指。

青蓝色,来源于明幽至尊道果。

三者现在被司阳合为一体。

和谐共生、相互加持,变成指剑。

不过虽是指剑。

但并不以指法或剑法为主导。

它既是指法、也是剑法。

同时也是神光。

司阳屈指一弹。

指剑化为流光,射向一个靶子。

流光所过之处,虚空被瞬间熔穿。

一道笔直的黑线突兀出现在半空中。

除此之外,一切平静。

连虚空涟漪都来不及发生!

从这就能看出。

这道流光。

比之前萧心远打出的清玄神光。

要强的多得多!

并非威势越猛、动静越大。

攻击就一定越强。

这种威力高度集中、几乎没有丝毫扩散的攻击。

反而比一些造成巨大动静的攻击要强很多。

几乎就是司阳弹指的一瞬间。

不远处的靶子就轰然炸碎。

而流光击碎靶子后还没停止。

继续撞向练功房墙壁。

覆盖练功房每个角落的法阵立刻被激活。

紧接着能量汹涌澎湃,向流光的方向集中。

就为阻挡那道流光。

然而。

最终虽然消磨掉了流光。

没让它射穿练功房。

但法阵却被这道流光打出了一个缺口!

并让练功房的墙壁。

留下了一个一指大小小洞!

要知道。

刚才那个靶子。

是按中上水平的内门通玄境七层弟子防御能力设计的。

而这座练功房。

是以承载拦天人境初期力量为目标设计的。

而司阳刚才这击,它竟差点没拦住!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尽管这一击并未达天人境范畴。

但不仅相差不远。

而且在穿透力上。

即便是天人境初期的力量,也不见得能轻松拦住!

对这个结果,司阳并不意外。

因为他之前就已经估算出来。

这道“三尊指剑”的攻击效能。

达到了和至阳拳剑不相上下的水准。

甚至在穿透力上,比至阳拳剑更胜一筹!

所以,司阳对这个成就比较满意。

这意味着。

他拥有一个不同于、且不弱于至阳拳剑的新攻击手段了!

而且和至阳拳剑不同。

在司阳看来,这招没有明显的克制方法。

因为不像阳刚之力,这种和天地半生、且有阴寒之力作为对立力量的先天之力。

组成“三尊指剑”的三种法道。

都完全是人为创造的。

且无人专门针对它们开创克制道法。

所以它没克星!

只能用纯粹的力量去正面对冲抵消。

不存在巧妙化解的可能!

不过。

司阳在满意中也有不满意的地方。

实际上。

早在三四天前。

他就完成了三尊指剑的融合。

而剩下几天。

他想把至阳拳剑也加入其中。

但失败了。

在反复尝试中。

司阳发现。

融合形成三尊指剑的三种至尊级别的道法等阶相同。

力量上几乎没有高低差别。

所以司阳能让它们在保持平衡态时完美融合。

而当至阳拳加入其中后。

这个平衡被打破了。

因为至阳拳由金仙开创。

等阶远超其他三者。

虽然在司阳当下境界中体现不出来。

但却能轻易打破三者巧妙且脆弱的平衡。

为解决这个问题。

司阳一开始想借鉴林伊剑蜕变的经验。

让至阳拳去统领其他三种力量。

但尝试几天后。

司阳彻底失败。

和至阳拳剑的开创经验对比总结后。

司阳认为。

至阳拳和另外三者相性很低。

虽没什么排斥性,但兼容性也不高。

因此很难巧妙结合。

只能用至阳拳绝对压制其他三者。

而问题就在于。

至阳拳剑中。

至阳拳可用微弱优势拿到主导地位。

统合明幽至尊的道果。

但现在至阳拳面对的是三种至尊之力!

根本无法形成有效压制。

司阳现在只有启神境。

无法体现出至阳拳对至尊道法的巨大优势。

所以无法像林伊剑那样。

用一种力量去压制、统合其他力量。

达到和谐平衡。

所以司阳感觉有些可惜。

当然,他原本的目的已经顺利达到。

至阳拳剑加不进去,并未影响他的计划。

接下来,司阳着手修炼了一些小型法术。

以增加自己的法术多样性。

他并不准备像邹灵秋那样。

走多法术配合路线。

因为他把每种法术都修到高深程度。

很难做到邹灵秋的那种多法术配合。

而他修这些小型法术的目的。

就是为了增加点生活方面的技能。

以备出行在外不时之需。

这些法术比较简单。

所以修炼起来也快。

司阳用了三四天就学会了不少。

而且凭借高超的天赋。

基本都做到了精通掌握。

现在,距离外出历练还有半个月多。

司阳想了想。

他准备用这半个月。

试试之前从藏经阁拿了,但一直没时间修炼的两门涅槃法——

《九死功》和《九转不灭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