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现在只要你在外边转,就没有不花钱的地方。
像琼瑶小说中那种“一箫一剑走江湖”的潇洒和浪漫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市场经济社会有市场经济社会的运行规则,我们不能老是用计划经济的思想来对待眼前的事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金钱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市场经济社会里最基本的原则,相同的金钱办相同的事情,相同的金钱买相同价值的东西。
没有金钱你就寸步难行,金钱有时候是不相信眼泪的。
再没有比腰包鼓鼓更能使人放心的了,或者银行里有存款、保险柜里存放着热门股票。
无论那些对富人持批评态度的人怎样辩解,金钱的确能增强凭正当手段来赚钱的人的自信心。
想想吧,你只要钱包里有一张支票,或几扎现钞,你就可以周游世界,买任何钱能买到的东西。
我们常听人说:“金钱不能让你快乐。”
尽管它有些道理,但没钱还是不能让你快乐的。
正如罗伯特·清崎所说:“我总感觉当我有钱时,会比较开心。
有一天,我在牛仔裤兜里发现了10美元。
尽管只有10美元,我还是感觉好极了。
找到钱的感觉总是比找到一张我欠下的账单好上许多。
至少,这是我自己对金钱的感觉。
有钱时我高兴,当它离我而去时,我感到伤心。”
实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告诉我们,随着一个人财富的增长,他的自信心也会增强,所谓“财大气粗”就是这个道理。
拿破仑·希尔说:“钱,好比人的第六感官,缺少了它,就不能充分调动其他的5个感官。”
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金钱对于消除贫穷感的作用。
口袋里有现钞、银行里有存款使你更轻松自在,不必为别人怎么看你而过多忧虑。
如果有人不喜欢你,没关系,你可以找到新的朋友。
你不必为几百块钱的开销而操心,可以潇洒地逛商品市场、自由地出入大酒店。
常常感到拮据的人往往怕掌握了他收入的人。
有的男人怕被解雇,当他为自己的某种嗜好花了好几块钱时,就会有一种犯罪感。
因为这笔钱对他的家人来说可以买到其他必不可少的东西,因缺钱而产生的压力会阻止他做自己想做的事,他的欲望会受到压抑,他被缚住了手脚。
如果你渴望自由、渴望表现自我,那就把它们作为赚钱的动力吧,这种动力也是强有力的刺激源。
有人曾这样写道:“让所有那些有学问的人说他们所能说的吧,是金钱造就了人。”
人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卢梭
把每件事情都做好了,你就成功了一半
穷人和富人的一个重要差别就在于富人会把自己做的每件事情都做好,而穷人却不然。
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很小,一件事富人能做,穷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样,差别就在于一些细节上所下的工夫,决定着事情完成的质量。
正因为这些细微的差别才造成穷人和富人生活境遇的天壤之别。
对于细节的重要性,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了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
那么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他们的“蝴蝶”又存在于哪里?
应该说,员工的每一次细微的工作、一个产品的包装设计、一句广告语的创意、回访一个客户……这些微小的行为都和公司这个大家庭的兴盛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的难事都是从易处做起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6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6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6遍,第二天可能擦6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5次、4次、3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
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只要你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就成功了一半。
如果你把该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样认真,那么,你就一定会成功——有人曾说你该永远同时从事两件工作:一件是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另一件则是真正想做的工作。
如果你把该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样认真,那么你也正是为将来而准备。
你正在学习一些足以超越目前职位,甚至成为行业榜样员工的技巧。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
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
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而出,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
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答:“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
兔子带伤终于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
受伤的兔子回答道:“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以赴的话,可就真的没命了!”
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每一个想成为亿万富翁的人都要时常问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
1965年,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到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帮忙,管理员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书放回原处。
小学生问:“像是当侦探吗?”
管理员说:“当然。”
小学生便不遗余力地干起来。
第一天,他已经找出3本放错地方的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卖力气。
过了两个星期,小学生的父母要搬家,小学生担心地说:“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没过多久,小学生又来了,高兴地对管理员说,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这边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
“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这个小学生是如此敬业,令图书馆的管理员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学生后来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司特莱底·瓦留斯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制造家,他制成一把小提琴,往往要经过不少岁月。
但是你可不要以为他太痴了,他所制造的成品现在已成稀有宝贵的珍物,每件价值万金。
可见世上任何宝贵的东西,你如果不付出全部精力,不畏千辛万苦地去做,是不能成功的。
做事尽善尽美,不但能够使你迅速进步,并且还将大大地影响你的性格、品行和自尊心。
任何人如果要想成功,就非得秉持这种精神去做事不可。
无论到哪里,一位把工作做得完美无缺的人,总是受人欢迎的。
所以你应该努力把任何事处理得至善至美。
对于任何事,你都要倾注全副精力去做。
维斯康公司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最为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
杰克和许多人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招聘会上被拒了。
但是他并不灰心,发誓一定要进入这家公司工作。
于是,他假装自己一无所长,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力,请求公司分派给他任何工作,他将不计任何报酬来完成。
公司起初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扫车间的废铁屑。
在整整一年时间里,杰克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项既简单又劳累的工作。
为了糊口,下班后他还得去酒吧打工。
尽管他得到了老板及工人的一致好感,但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1990年初,公司的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理由均是产品质量问题,为此公司将蒙受巨大的损失。
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寻找解决方案。
当会议进行了一大半还不见眉目时,杰克闯入会议室,提出要见总经理。
在会上,他就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的产品改造设计图。
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既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的优点,又克服了已经出现的弊病。
总经理及董事觉得这个编外清洁工很是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及现状。
于是,杰克当着高层决策者的面,将自己的意图和盘托出。
之后经董事会举手表决,杰克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原来,杰克利用清扫工到处走动的特点,细心察看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他花了一年时间搞设计,做了大量的统计数据,终于完成了科学实用的产品改造设计图。
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一些很平凡、很简单的小事情。
然而有很多人,他们不屑于做具体的事,不屑认真对待小事和细节,总是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殊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岗位上的每一件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
乔吉拉德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每年所卖出去的汽车比其他任何经销商都多,甚至他的销售量比第二位要多出两倍以上,在汽车销售商中,实属鹤立鸡群。
当有人问及乔吉拉德成功的秘诀时,他坦言相告:“我每个月要寄出1.3万张卡片。
有一件事许多公司没能做到,而我却做到了,我给每一位客户建立了销售档案,我相信销售真正始于售后,并非在货物尚未出售之前……顾客没有踏出店门之前,我的儿子就已经写好‘谢谢惠顾’的短札了。”
乔吉拉德每个月都会给客户寄一封不同格式、颜色信封的信(这样才不会像一封“垃圾信件”,不会在还没有被拆开之前,就给扔进垃圾筒了),顾客打开信看,信一开头就写着:“我喜欢你!”
接着写道:“祝您新年快乐,乔吉拉德敬贺。”
2月他会寄一张“美国国父诞辰纪念快乐”的卡片给顾客……顾客都很喜欢这些卡片。
乔吉拉德自豪地说:“我给所有的顾客都建立了档案,我会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的不同,分别给他们寄不同的卡片。
而且,给同一客户寄的卡片中,绝不会有雷同的卡片。”
乔吉拉德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很多回头客,而且很多顾客还介绍自己的朋友来乔吉拉德这儿买车。
即使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情,也可能导致你无法预见、无法控制的后果。
事实上,很多重大的事都取决于你对小事的态度。
也许就是一件小事帮你敲开了机会的大门。
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和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你可能一时无法弄清此间种种的因缘际会,但是你如果忽略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或者把这些小事办砸,都有可能让你在致富的道路上滞留很久。
所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把握好每一天!
只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好了,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
——毛泽东
亿万富翁会找到平台去赚钱
平台是一个人赖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如果没有平台,再有思想的人,也只能望洋兴叹,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因此,富有的人总会为自己建立起一个赚钱的平台。
人不满足于自己的处境,往往不是因为一日三餐吃不饱,而是不甘心于被人支配,想拥有更多的地盘、更多的资源,也想有更多的支配权。
人类社会中拥有在一定范围内的支配权的人,就像狼的头领,地盘越大,支配权越大,生命就越成功。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一只鸡虽渺小,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鸡头可以决定一只鸡的生活方式。
而凤尾不过是高级附庸,只占据配角位置,受制于凤头,服务于全体,作用并非举足轻重。
所以,富人都想当“头儿”,不管是鸡头还是凤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自己的地盘,才能成为富人。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
为此,他非常苦恼,于是就跑去问他的父亲。
他父亲是个老船员,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却一直在关注着儿子。
他没有正面回答儿子的问题,而是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很早以前,我的老船长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老船长告诉我: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属于自己的码头。”
人生就是这样有趣。
做人如果能够做到抛弃浮躁,锤炼自己,让自己发光,就不怕没有人发现。
与其四处找船坐,不如自己修一座码头,到时候何愁没有船来停泊。
人这一生,身份、地位并不会影响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
恰恰相反,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反而会影响到你这里停靠的船只。
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越高,到这里停靠的船只就会越好,而且你修建的码头越大,停靠的船只也就会越多。
所以,一定要努力为自己修建一座高质量码头,要让别人为你挣钱。
否则,靠自己一双手,你就是累死也只能糊口。
要想在生意场上出人头地,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碗做大。
要不要把碗做大,是个战略问题;如何才能把碗做大,则是个战术问题。
人人都想让别人为自己赚钱,可是别人凭什么为你赚钱呢?
人都不是傻子,他帮你做事,必定是有求于你。
所以你得对别人有用。
不付出就不要想得到,你只知道自己挣钱,挣了钱就揣在兜里,生怕掏一分钱出来,你这一辈子就只是个打工的命。
穷人面临的问题首先是饥饿,长期在饥饿的状况下生存,久而久之养成了饥饿思维,哪怕有一天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他的眼光还是在饭碗里打转。
舍不得放弃月薪,是穷人的固有心理,从来都是从别人手里领钱,有一天要让钱从自己手里发给别人,那滋味确实是怪怪的。
但是迈不出这一步,你就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富人。
法国商人帕克从哥哥那里借钱开办了一间小药厂。
他亲自在厂里组织生产和销售工作,从早到晚每天工作18个小时,然后把工厂赚到的钱积蓄下来扩大再生产。
几年后,他的药厂已经极具规模,每年有几十万美元的盈利。
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后,帕克觉得当时药物市场发展前景不大,又了解到食品市场前途光明,因为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食物。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毅然出让了自己的药厂,再向银行贷了一些钱,买下了一家食品公司的控股权。
这家公司是专门制造糖果、饼干及各种零食的,同时经营烟草,它的规模不大,但经营品种丰富。
帕克掌控该公司后,在经营管理和行销策略上进行了一番改革。
他首先将生产产品规格和式样进行扩展延伸,如把糖果延伸到巧克力、口香糖等多个品种;饼干除了增加品种,细分儿童、成人、老人饼干外,还向蛋糕、蛋卷等发展。
接着,帕克在市场领域大做文章,他除了在法国巴黎经营外,还在其他城市设分店,后来还在欧洲众多国家开设分店,形成广阔的连锁销售网。
随着业务的增多,资金变得更加雄厚,詹姆士又随机应变,把周边国家的一些食品公司收购,使其形成大集团。
如果没有借钱能办的那个小药厂,帕克也许还只是个穷人。
创建自己的平台,才能施展才华,走向成功。
这已经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富人赚钱,靠的是智力——用他的智力,操纵更多人的智力,为他所用。
但是要实现这样的操纵,必须得有个组织方式。
富人不需要赤膊上阵,他只需要一个平台,有了平台自然就有了上台表演的人。
富人的平台,通常叫公司,有时也叫机构或者别的什么,总之是个组织。
组织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也有奋斗目标,比如利润达到多少,进入世界多少强,等等。
在组织里,每个人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什么时候干活,什么时候休息,干多少活,得多少报酬,犯什么错,受什么处罚,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有了这些目标和规定,穷人们的力量就能够拧成一股绳了,步调一致地把富人抬进更富的阶层。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只是某一个人富了。
越大的富人,拥有越大的组织,组织内还有组织,层层相扣,层层领导。
于是穷人又分成了一般穷人和高级穷人,高级穷人也就接近富人了。
如此一层一层管理下去,秩序井然地创造财富。
很多富人不喜欢把组织说成“组织”,而喜欢说成“平台”,似乎这样更人性化。
有了“平台”,在上面活动着的人似乎就成了主角,就有了主人翁的感觉,积极性当然就更高了。
如果你想以最小的投资风险换取最大的回报,就得付出代价,包括大量的学习,如学习商业基础知识等。
此外,要成为富有的投资者,你得首先成为一个好的企业主,或者学会以企业主的方式进行思考。
在股市中,投资者都希望在兴旺发达的企业里入股。
如果你具备企业家的素质,就可以创建自己的企业,或者像富人一样,能够分析其他企业的情况。
但问题在于,学校把多数人培养成了雇员或自由职业者,但他们不具备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
正因为如此,非常富有的投资者才变得屈指可数。
富翁中约有80%的人都是通过创建公司,把公司当作平台而起家的。
很多穷人为这些创建企业或投资于企业的人打工,然后惊异于雇主的巨额财富。
究其原因,那就是企业家把金钱变作了资产。
也就是说,在企业所有者眼中,资产比金钱更有价值。
因为投资者所要做的,正是把时间、投资知识、技能以及金钱花在可变为资产的证券上。
就好像你投资一项不动产,比如出租房或者买股票一样,企业主则通过雇用你来建立企业这项资产。
穷人和中产阶级为了生计和金钱苦苦挣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金钱比资产更具有价值。
穷人和中产阶级看重金钱,但富人更看重资产。
穷人和中产阶级总是买一些不值钱的东西,他们白白糟蹋了金钱。
与此同时,富人用金钱买公司、股票和不动产。
富人之所以不为金钱而工作,那是因为富人很聪明,他们知道钱币本身的价值在不断减小。
如果你为挣钱拼命工作,而且不知道资产与负债、好证券与坏证券之间的差别,那么这一辈子你都别想变富。
很多工作最卖命、得到报酬却最少的人总是在遭受货币贬值之苦。
由于金钱的价值逐日减少,所以,每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都会不断地寻找具有真正价值的、能带来更多金钱的东西。
如果不这样做,你永远都会在经济上处于落后地位,而不是走在前面。
致富的要诀就是不要绞尽脑汁去生产最好的产品,而是要集中精力去重视创办一家公司,以便你能在其中学会怎样成为一位卓越的企业家。
建立起一个平台,然后在这个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你很快就能成为亿万富翁。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阿基米得
富人最“富”的是思考
富人为什么能成功?
思考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富人都善于努力思考,思考为他们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为什么演艺明星、社会名流、商业巨子以及那些虽无众人皆知的成就但却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人们能取得大大小小的成功?
原因就是他们有独特的思考技巧。
所以,从成功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成就首先是“想”出来的,是在正确思考后,并采取行动干出来的。
想就是思考。
思考是大脑的活动,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它的指导和支配。
思考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它真实地存在着。
有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如果你的思考和自信、成功、乐观联系在一起,那么你会有一个圆满的人生;如果你总是想到自卑、失败、忧愁,总是小心翼翼、蹑手蹑脚,那么你的命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成功人士为什么会成功?
说到底是因为他们具有独特的思考技巧,是思考决定了他们的成功。
人类思考是一种理性的劳动。
学而不思,死啃书本,其结果只能是学一是一,学一知一,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最后不是故步自封、掉进教条主义的泥坑,就是变成死于句下、思想迷惘的书呆子。
所以,在成功人士看来,能够用自己的脑子整合别人的知识也是一种思考的技巧。
28岁时,霍华德还在纽约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工作。
面对众多的大富翁,霍华德不禁对自己清贫的处境感到辛酸。
他想,这种日子不能再过下去了。
他决定要闯荡一番。
有什么好办法呢?
左思右想,他终于想到了借贷。
这天的一大早,霍华德来到律师事务所,处理完几件法律事务后,他关上大门到街对面的一家银行去。
找到这家银行的借贷部经理之后,霍华德声称要借一笔钱修缮律师事务所。
在美国,律师是惹不得的,他们人头熟、关系广,有很高的地位。
因此,当他走出银行大门的时候,他的手中已握着1万美元。
完成这一切,他前后总共用了不到1个小时。
之后,霍华德又走了两家银行,重复了刚才的手法。
霍华德将这几笔钱又存进一家银行,存款利息与它们的借款利息大体上也差不了多少。
只几个月后,霍华德就把存款取了出来,还了债。
这样一出一进,霍华德便在上述几家银行建立了初步信誉。
此后,霍华德便在更多的银行进行这种短期借贷和提前还债的交易,而且数额越来越大。
不到一年,霍华德的银行信用已十分可靠了,凭着他的一纸签条,就能一次借出20万美元。
信誉就这样出来了。
有了可靠的信誉,还愁什么呢?
不久,霍华德又借钱了。
他用借来的钱买下了费城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
10年之后,成了大老板,拥有资产1.5亿美元。
一个人所有的观念、计划、目的及欲望,都起源于思想。
思想是所有能量的主宰,适度地运用还可以治愈慢性的疾病。
思想是财富的源泉,不论是物质、身体还是精神方面。
人类追求世界上的财富,却浑然不觉财富的源泉早就存在自己的心中,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等待发掘和运用。
保罗·盖蒂年轻的时候买下了一块他认为相当不错的地皮,根据他的经验和判断,这块地皮下面会有相当丰富的石油。
他请来一位地质学家对这块地进行考察,专家考察后却说:“这块地不会产出一滴石油,还是卖掉为好。”
盖蒂听信了地质专家的话,将地卖掉了。
然而没过多久,那块地上却开出了高产量的油井,原来盖蒂卖掉的是一块石油高产区。
保罗·盖蒂的第二次失误是在1931年。
由于受到大萧条的影响,经济很不景气,股市狂跌。
但盖蒂认为美国的经济基础是好的,随着经济的恢复,股票价格一定会大幅上升。
于是他买下了墨西哥石油公司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股票。
随后的几天,股市继续下跌,盖蒂认为股市已跌至极限,用不了多久便会出现反弹。
然而他的同事们却竭力劝说盖蒂将手里的股票抛出,这些对大萧条极度恐惧的人们的好心劝说终于使盖蒂动摇了,最终他将股票全数抛出。
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盖蒂先前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家石油公司在后来的几年中一直是财源滚滚。
保罗·盖蒂最大的一次失误是在1932年。
他认识到中东原油具有巨大的潜力,于是派出代表前往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谈判,以取得在伊拉克的石油开采权。
和伊拉克政府谈判的结果是他们获取了一块很有前景的地皮的开采权,价格只有10万美元。
然而正在此时,世界市场上的原油价格出现了波动,人们对石油业的前景产生了怀疑,普遍的观点是:这个时候在中东投资是不明智的。
盖蒂再一次推翻了自己的判断,令手下中止在伊拉克的谈判。
1949年盖蒂再次进军中东时,情况和先前已经大不相同,他花了1000多万美元才取得了一块地皮的开采权。
保罗·盖蒂的3次失误,使他白白损失了一笔又一笔的财富。
他总结说:“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坚信自己的判断,不要迷信权威,也不要见风使舵。
在大事上如果听信别人的意见,一定会失败。”
在以后的岁月中,保罗·盖蒂坚持“一意孤行”,屡战屡胜,最终成为全美的首富。
在思想的竞争中,贫富机会是完全均等的。
发掘能赚钱的创新意念,这是大多数人创造财富的一条通路。
每个人的心里都包含着潜在的巨大能量。
它比阿拉丁神灯的所有神灵更为强大,那些神灵都是虚构的,而你酣睡的巨人却真实而可触摸。
创意思考的目的,就是要唤醒你内心酣睡的巨人。
发明家爱得雯·南得是世界上最富有成果的企业家之一,他所获得的专利权近300项。
如果你在他的公司创立初期买进100美元股票,那么30年后的今天你便可获得20万美元的收益。
但谁也不会想到,南得连一张大学文凭都没有,他是怎样走上创富之路的呢?
南得原来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一天傍晚他过马路时,被从他面前驶过的汽车车灯刺得睁不开眼。
就是这几束光芒,唤醒了南得的灵感:发明一种车灯,让它既能照亮前面的路,又不刺激行人的眼睛,岂不是两全其美?
说干就干,南得第二天就办了休学手续,开始了偏光车灯的创造发明。
辛苦一年,第一块偏光片终于制成了。
但当南得申请专利时,他发现已有4人申请了此项专利。
南得并未气馁,埋头继续进行改进研究。
3年后,功能更为完善的偏光片研制成功,专利局最终把这项专利授予了南得。
再过两年,南得争取到了4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世界上第一家车灯制造公司随之宣告成立。
通过6年的不懈努力,南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将他发明的车灯装到了大部分美国人的车上。
车灯的上市给南得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但南得创新的脚步并未停下。
几年后,立体电影轰动了世界,但观众必须戴上南得公司生产的眼镜才能入场,南得又在这个项目上大捞了一把。
正是思考的力量,使南得走上了成功和致富的道理。
大卫和约翰一同外出游玩。
到了目的地后,大卫在酒店里看书,约翰便来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闲逛,忽然他看到路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一只玩具猫。
那老妇人告诉他,这只玩具猫是她们家的祖传宝物,因为家里儿子病重,无钱医治,才不得已要将此猫卖掉。
大卫随意地抱起猫,猫身很重,似乎是用黑铁铸造的。
然而,聪明的大卫一眼便发现,那一对猫眼是用珍珠做成的。
他为自己的发现狂喜不已,便问老妇人:“这只猫卖多少钱?”
老妇人说:“因为要为儿子医病,所以3美元便卖。”
大卫说:“那么我就出1美元买这两只猫眼吧。”
老妇人在心里合计了一下,认为也比较合适,就答应了。
大卫欣喜若狂地跑回旅店,笑着对正在埋头看书的约翰说:“我只花了1美元,竟然买下了两颗大珍珠,真是不可思议!”
约翰发现这两个猫眼的的确确是罕见的大珍珠,便问大卫是怎么回事,大卫把自己买猫眼的事情讲给他听。
听了大卫的话,约翰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那位老妇人现在在哪里?”
约翰按照大卫讲的地址,找到了那位卖猫的老妇人。
他对老妇人说:“我要买那只猫。”
老妇人说:“猫眼已经被别人先行买去了,如果你要买,出两美元就可以了。”
约翰付了钱,把猫买了回来。
大卫嘲笑他道:“兄弟呀,你怎么花两美元去买这个没眼珠的猫呢?”
约翰却坐下来把这只猫翻来覆去地看,最后,他向服务员借了一把小刀,用小刀去刮铁猫的一个脚,当黑漆脱落后,露出金灿灿的黄金,他高兴地大叫道:“大卫你看,果不出我所料,这猫是纯金的啊!”
我们可以想像,当年铸这只猫的主人,一定是怕金身暴露,便将猫身用黑漆漆了一遍,就如同一只铁猫了。
见此情景,大卫后悔莫及。
约翰笑道:“你虽然能发现猫眼是珍珠,但你却缺乏一种思维的联想,分析和判断事情还不全面;你应该好好想一想,猫眼既然是珍珠做成的,那么猫的全身会是不值钱的黑铁所铸吗?”
在钟表发明以前,人们往往用一种叫沙漏的东西来计时。
所谓沙漏,就是在一个容器内装入一些沙,让沙从上往下漏。
根据沙向下漏了多少,便能看出时间过去了多久。
这种计时器,世界各国都早已不再使用了。
前些年,日本有一个叫西村金助的人仍在从事沙漏的制作,但主要是作为一种玩具。
由于销量越来越少,使他日益陷入困境。
有一天,他看见一本关于赛马的书上写着这样的话:“在今天,马虽然已经失去了的运输功能,但在赛马场上它却又以具有娱乐价值的面目出现。”
这使他思想上受到启发。
他决心从新的角度来思考沙漏的作用,寻找沙漏的新用途。
他想呀想呀,一连苦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沙漏的一种新功能:制作了固定的时限的小沙漏,将它安放在电话机的旁边。
这样,打电话,特别是打长途电话,便能更好地控制时间,以节约电话费用。
同时,由于它小巧玲珑,也可以作为一种小摆设、小装饰品。
这种简单、价廉、美观、实用的小沙漏,一上市就销路大好,一个月的销售量就达到了几万个。
这使得西村金助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所以,思考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直接的财富。
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往往就是我们没有去思考,而有的人去思考了、去努力了,然后成功了。
平庸的人只知道埋头苦干,而成功的人却能“投机取巧”,努力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或者总结经验,对发现商机的来源来说是很重要的。
我们所谓的思考,并不见得一开始就要赚取大量的财富,而是要真正学会培养无限的思考方式,让你的思维永远充满着非凡的创造力。
它让你想像自己拥有一切可能拥有的事物。
不要去艳羡别人的财富,因为他的财富多,而我们总会有更多的财富,或以更好的方式来获得财富。
将梦想的事物带给自己,相信你会做得更为出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考就是要调动那些站在你和目标之间的门卫,他们沿途拦截,每一位都有权决定你事业与人生的走向。
思考首先要确定或设立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然后从目标倒过来往回想,直至你现在所处的位置,弄清楚一路上要跨越哪些关口或障碍、是谁把守着这些关口。
在人生的征途中,要用富人的思维来助你一臂之力。
萧伯纳说过:“人们在看事物时都视为当然,说道:‘有什么奇怪的?
’我从来不把事物视为当然,反倒问道:‘为什么我要这样子?”
当我们看到有些人做出不凡的成就时,往往会认为他们不是走运便是天生命好,却很少有人会想到是那些人善用脑力的结果。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头脑运作的速度快过地球上最超级的电脑,那样快的速度已不是十亿分之一秒所能衡量的,若是想把你脑中的资料储藏起来,不动用那两幢高逾百层的摩天大楼是不够的。
这块只不过三磅重的“白豆腐”,却能够在转瞬之间供给你面对任何环境所需要的资料,其能力远远超过人世间各种骇人的科技。
一部电脑不管它的容量有多大,若是使用的人不知道如何存取其中的资料,那么这部电脑对他来说只是一堆废铁。
要想利用电脑中所储存的资料,首先你一定得懂得如何下正确的指令,同样的道理,若是你想从自己的头脑资料库中取得所需要的资料,那么你要下的指令是什么呢?
就是提出正确的问题,学会思考。
唯有能提出好的问题,学会思考,才能得到好的答案。
亿万富翁亨利·福特说:“思考是世上最艰苦的工作,所以很少人愿意从事它。”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在《思考致富》一书中说,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
富人最大的一项资产就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与别人不同。
“你的头脑就是你最有用的资产。”
成功者从不墨守成规,而是积极思考,千方百计来对方法和措施予以创造性的改进。
如果你一味地只做别人做的事,你最终只会拥有别人拥有的东西。
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
学会思考吧,每一天1440分钟,哪怕你用1%的时间来思考、研究、规划,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
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穷的人。
——巴尔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