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开口的,是虞定。
“谢姑娘,你这是要外出?”他这样问道,目光落在她脸上——她脸上的帷帽上。
他过目不忘,虽只见过一次谢隋珠没有带帷帽的面容,却依然记得很清楚。
帷帽之下,是一张艳丽至极的面容,细长的狐狸眼似能勾人心魄一一般。
而且,这双勾人夺魄的狐狸眼中,还藏着同情和惋惜。
这个面容,他只见过一次,不知为何,却有种隐隐的熟悉感,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可惜,后来他再也没有见到过她的面容了。
他伺候每次见到谢姑娘,她总是带着帷帽,据说是因为脸上满是红疹,太过瘆人,所以才刻意遮挡了面容。
虞定还没有见过她满脸红疹的样子,但是他见过她真正的样子,藏起来的样子。
虽然帷帽遮住了她的面容,但他脑中所浮现的,还是她原来的样子。
“回虞公,我准备去进德堂。”谢隋珠回道。
虽然隔着帷帽,她还是微微低下了头。
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虞公的目光过于锐利,似能透过帷帽见到她真正的脸容一样。
这样多少让她觉得有些不自在。
离开了刺史府之后,她这几天都是随意点了些红点在脸上。
隔着帷帽,能看到点点红痕,但她总觉得,这红痕瞒不住虞公。
这让她暗自警醒:看来,她还是得将功夫做足才是。
特别是她那个名义上的表哥出现了,说不定还会故意撩开她的帷帽……
虞定真是惊讶了:他没有想到,她去的也是进德堂。
他眉目柔和,唇角微微翘起:“如此倒是巧了,我也准备去进德堂接封儿和藏儿。”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谢姑娘的胞弟和封儿藏儿同在进德堂。
谢隋珠讶异地挑了挑眉,眼神瞪大——反正虞公又看不到。
她点了点头,笑着邀请道:“虞公,不如我们同行?”
在太通书院的山门处,虞公主动走近她的马车,邀请她一起返回瞩明山。
那么,现在就轮到她来邀请虞公一起去进德堂。
说这话的时候,谢隋珠细长的狐狸眼弯弯的,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欢喜。
有虞公同行,当然是好的。
虞定欣然答应,两人并排走在一起,缓步朝进德堂而去。
秋霁故意落后了半步,略带迷茫地看着自家姑娘。
许是有先前的事情打底,她的接受力已经很可以了。
看到这一幕,她除了有一种“哦,姑娘又和清河郡公一路同行了”的感觉外,竟不以为怪了。
一次生两次熟,多半会有下一次吧?
谢隋珠没有注意到秋霁放缓了脚步,正专心听着虞公的说话。
“谢姑娘,你是每天都会去进德堂吗?”
虞定听闻谢姑娘姐弟感情很深厚,故而才有此一问。